一、哪個部門管理擾亂公共秩序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
第七條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二、擾亂公共秩序行為的特點
本行為具有以下特征:
(1)擾亂公共秩序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共秩序。所謂“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學習、工作、科研等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穩定的合法的社會狀態。具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生產秩序、經營秩序、教學科研秩序、醫療衛生秩序以及公共場所的活動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眾的生活秩序等。
(2)客觀方面表現為擾亂公共秩序,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各種行為。
(3)擾亂公共秩序行為的主體是年滿14周歲,具有責任能力的公民,單位不構成本行為的主體。
(4)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擾亂公共秩序危害社會而故意為之。
三、擾亂單位秩序行為的認定
l、擾亂單位秩序行為的主體是達到責任年齡,具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本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秩序,具體是指機關、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秩序。侵犯的對象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實施這種行為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施加壓力,制造事端,以實現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或者發泄不滿情緒。
2、擾亂單位秩序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影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擾亂,是指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進行干擾和破壞,從而影響其工作正常進行。擾亂行為既有暴力性質的,也有非暴力的。暴力性質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
(1)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砸辦公用具、物品、門窗等物,毀壞文件材料等。②糾纏有關國家工作人員、職工、教師、科研人員等。非暴力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①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起哄、鬧事、辱罵。
(2)擅自封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出入通道。
(3)占據辦公室、實驗室、教室、生產車間以及其他工作場所。
上述就是小編對“哪個部門管理擾亂公共秩序”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擾亂公共秩序由公安機關進行管理,各地縣級以上的公安機關處理本轄區內擾亂公眾秩序案件。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一般多少年拆遷
2021-03-13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糾紛的訴訟時效事件
2020-12-18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網上立案可以撤回嗎
2020-12-08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酒后駕車保險公司需要理賠嗎
2021-03-11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