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強制執行的救濟
傳統行政法理論上曾認為,行政強制執行只是為了實現具體行政行為目的而采取的一種輔助性的措施,沒有對行政相對人的權益作出新的處分,即使行政相對人不滿,也只能對作為執行依據的具體行政行為提出復議或行政訴訟,而對不會發生對執行行為提起復議或訴訟。現在當我們重新審視這種觀點時,就會發現這種觀點是有一定問題的。
雖然強制執行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手段,但在執行手段的選擇上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比例要求?在執行范圍上有沒有擴大?有沒有越權?等等。因此,行政機關行使大部分行政強制執行權有可能侵害公民人身、自由、財產等權利,所以有必要制定有效的救濟途徑,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對于行政機關強制執行,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救濟:
1、通過國家賠償獲得救濟
這是國外行政強制執行救濟制度的普遍經驗。國家賠償救濟方式因具有超越各國司法體制之間差異以及對行政權價值偏好等方面功能,而為各國行政強制執行理論與實務所采納。而從我國現行的國家賠償法范圍來看,國家對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強制執行權過程中采取諸如暴力、非法剝奪人身自由等侵害相對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情形,應當給予賠償。如《行政強制法》第6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依法給予賠償。”
2、通過向執行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提出執行異議的方式獲得救濟
理論上,由于行政強制執行屬事實行為,因而被排斥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之外,確立提出執行異議制度可以避免在行為性質上的糾纏不休。提起執行異議的條件是,被執行人認為行政主體實施行政強制執行過程中侵犯其人身權或財產權。執行機關不予受理的,可向該執行機關的上級機關再次提出異議。
這里還有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在當前的執行模式下,大部分行政案件都是由法院審查執行,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出現執行爭議或執行錯誤,特別是涉及到法院的責任時如何進行處理。
法院是司法機關,對行政機關申請執行的案件是按照非訴程序進行審查的,屬于司法的性質,如果行政相對人對此不服,是不能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如何處理這一問題,按照目前的執行模式是無法進行解決的,只能另辟蹊徑。最好的辦法是實行審執分離制度。即由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作出是否準予強制執行的裁定。
如果作出準予執行的裁定,當事人不服,可以對法院的裁定提起上訴。如果作出不準予執行的裁定,則行政機關也可以提起上訴。在法院的裁定生效后,將案件交由行政機關執行。如果強制執行決定是錯誤的,相應的賠償責任由法院和行政機關共同承擔。
如果強制執行決定正確,而行政機關在執行過程中違法,相應的賠償責任就由負責執行的行政機關承擔。
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外國投資者未按規定報送投資信息如何處罰
2020-12-10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交通事故對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怎么賠付
2021-03-15農民工工傷賠償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3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告之義務與保險人給付責任的關系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