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中止,是指執行過程中,因為某種特殊情況的發生而使執行程序暫時停止,待這種情況消失后,再行恢復執行程序的情況。那么,行政強制執行中止是什么意思呢,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申請呢?下面,小編就為您整理出相關知識,供您閱讀,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
依據法律規定,當申請人認為可以延期執行時,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中止執行,法院應當裁定許可。
以下幾種情況,法院應當自行或依當事人申請裁定中止執行:
1、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2、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立法規定與司法解釋規定的中止執行的情形: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承擔義務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
6、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7、執行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8、一方當事人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9、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13條第2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0、涉外仲裁機構作出仲裁裁決,被執行人申辯有《民事訴訟法》第258條第1款規定的情形之一,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1、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確有錯誤,執行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或上級法院提審裁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總結來講,中止執行是因為某種特殊情況的發生使執行程序暫時停止,待情況消失后再行恢復執行該程序的情況,一般而言,當申請人認為可以延期執行時,可以根據相關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中止執行。如果您還存在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私立醫院產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2-27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