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應停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訴訟期間,不停止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執行:
(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原告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三)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行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當事人對停止執行或者不停止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對起訴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傷、醫療社會保險金的案件,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據原告的申請,裁定先予執行。
當事人對先予執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管理相對人在申請行政復議的同時,還要繼續執行行政機關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只有基于國家機關的決定、或者說是國家意志的明確表示才能停止執行。這是維持一定的社會秩序、保障行政管理的效能、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利益、維護國家行政權應有的尊嚴所必需的。
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具體行政行為所指向的客體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如果因管理相對人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便停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就有可能對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造成更大的影響,無益于保護公共利益。例如,衛生防疫機關對某管理相對人經營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有權作出沒收或者銷毀的處理決定,提出行政復議申請后,就停止執行有關的處理決定,那么可能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就會繼續出售,繼續危害社會。
綜上所述,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在行政復議期間,不會停止執行具體的行政行為,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會選擇停止執行,如果申請人覺得需要停止執行,并且在行政復議機關也認同該看法的,那么申請人此時便可以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停止執行的申請。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錯誤執行判決,能獲得民事司法賠償嗎
2021-02-14雙方年齡差距很大,能結婚嗎
2020-12-26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房屋拆遷中,營業房獲得全額補償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8泉州市農村拆遷補償如何計算
2021-02-23租賃廠房拆遷補償歸哪個所有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