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應停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訴訟期間,不停止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執行:
(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原告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三)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行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當事人對停止執行或者不停止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對起訴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傷、醫療社會保險金的案件,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據原告的申請,裁定先予執行。
當事人對先予執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管理相對人在申請行政復議的同時,還要繼續執行行政機關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只有基于國家機關的決定、或者說是國家意志的明確表示才能停止執行。這是維持一定的社會秩序、保障行政管理的效能、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利益、維護國家行政權應有的尊嚴所必需的。
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具體行政行為所指向的客體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如果因管理相對人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便停止執行具體行政行為,就有可能對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造成更大的影響,無益于保護公共利益。例如,衛生防疫機關對某管理相對人經營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有權作出沒收或者銷毀的處理決定,提出行政復議申請后,就停止執行有關的處理決定,那么可能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就會繼續出售,繼續危害社會。
綜上所述,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在行政復議期間,不會停止執行具體的行政行為,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會選擇停止執行,如果申請人覺得需要停止執行,并且在行政復議機關也認同該看法的,那么申請人此時便可以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停止執行的申請。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關系是否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2021-01-20規范的房屋租賃協議
2021-01-28職業病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