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審查,又稱“收審”,“某某被公安局收審了!”是1997年以前常聽到的一句話。
1997年以前,各地公安機關關押人的地方都掛三個牌子,看守所、拘留所、收容所。遇到當事人找律師說他們的親人被抓了,律師先要求當事人查清是關在看守所、拘留所還是收容所。如果關在看守所,我會告訴他,那是犯罪嫌疑人,按照《刑事訴訟法》辦。如果關在拘留所,我會告訴他,那是違反治安管理條例的人,最多關押15天。如果關在收容所,我會告訴他,那是無法無天的地方,律師不能介入。
收審制度起于1961年。公安局抓走人沒有及時放出來,就叫“收審”,對什么人應當收審?被收審的人應當關押多長時間?收審的法律依據是什么?誰也說不清。政治運動一來,就有一批人收審。有重要我國領導人來訪,就要有一批人收審。國家有重大活動,如慶祝國慶、召開重要會議,就有一批人收審。每次收審多少人,看領導脾氣。收審誰,看每個人的運氣。
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草案案)》出臺,交全國人民討論。其中有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十年動亂中,不僅軍管會、革委會,任何機關單位、群眾組織都有權力將他們認為有問題的人關押起來進行審查。經過十年文革的人見到這一條規定,機動的熱淚盈眶。人們的第一感覺是:紅衛兵、造反派隨便抄家、抓人的年代結束了。經過深入討論,人們才感覺到,這一條針對的不僅是紅衛兵、造反派,而且針對政府。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政府也沒有權力隨便將公民關押審查。
在全國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過程中,國務院頒布了國發〔1980〕56號文件《關于將強制勞動和收容審查兩項措施統一于勞動教養的通知》規定。這是中國官方第一個對“收容審查”進行規范的文件。文件規定:“對于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又不講真實姓名、住址、來歷不明的人,或者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又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嫌疑需收容查清罪行的人,送勞動教養場所專門編隊進行審查。”
國發〔1980〕56號文件對收容審查的對象做出限制,對當時的撥亂反正,建設社會主義文明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嚴重問題。198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刑事訴訟法開始實行之年,法律第一次明確規定批準或者決定逮捕的權力屬于檢察院、法院,而不屬于政府。政府保留了“收容審查權”,就是變相的保留了逮捕權,是和制定中的《憲法》和剛開始實行《刑事訴訟法》向對抗的。國發〔1980〕56號文件雖然對收容對象做出限制性規定,但檢察院、法院無權介入,也不允許律師辯護。什么是“有輕微違法犯罪行”?什么是“來歷不明”?由公安機關任意解釋。政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不論抓了什么人,政府永遠是對的。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開始制定《立法法》,《立法法》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才有權力規定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收容審查顯然屬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國務院屬于中央人民政府,由政府制定涉及“收容審查”的文件顯然是非法的。
1996年3月17日,中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修改《刑事訴訟法》過程中,第一個爭論就是收容審查制度的存廢問題。一些因循守舊的代表要求將“收容審查”作為一種強制措施寫入《刑事訴訟法》,收容審查主要適用于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又不講真實姓名、住址、來歷不明的人,或者有輕微違法犯罪行為又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嫌疑需要收容查清罪行的人。收容審查由公安機關決定,由于需要查明被收審者的身份及作案事實等,羈押時間最長可達三個月。多數代表認為這種做法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保留收容審查制度就是就是允許政府隨便抓人,即違法國際人權公約,也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廢除了收容審查制度。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于1997年1月1日施行。這一天,全國各地公安局統一摘下“收容所”的牌子。中國向法治社會邁進了一步。
社會總要前進,但不會一帆風順。97年全國統一取締收容所后,安靜了一陣子。沒過多久,收容教養所、收容教育所、收容遣送所、和形形色色的變相剝奪公民人身自由權利的羈押場所悄悄出土。最令人震驚的是2010年前后重慶出現的二十四所秘密的“打黑基地”。打黑基地的設立沒有經過國家批準,關押什么人沒有固定標準,關押不需要檢察院批準,關押也沒有時間限制。和十年動亂期間的“牛棚”沒有什么區別。好在這些“打黑基地”現在都取締了。任何阻止中國法制建設的行為都是螳臂當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董建淑律師,女,在江蘇連眾律師事務所已執業10年。董建淑畢業于南京大學。具有法律本科、計算機及英語專科學歷。從業多年來辦理了大量的訴訟及非訴訟業務。在交通事故賠償、婚姻家庭糾紛、合同糾紛、債權:、刑事辯護、工傷勞動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執業以來本律師始終堅持以扶正為天職,在接待當事人時認真聽取每一位當事人的訴求,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近年來本律師積極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并被評為連云港市法律援助先進個人。竭誠歡迎各位朋友咨詢各類法律問題,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綜合法律服務,竭力維護您最大可能的法律權益。咨詢電話:13705131377(政務通短號694392),QQ:1051759793,微信:13705131377地址:連云港市海州區振海路66號律師大廈8樓810室)另:本律師愿為各地同行或涉訴者提供代查工商檔案(含三縣)、人員戶籍、車輛、房產信息及其他非訴調查業務。
買來的住房面積縮水怎么辦
2021-03-16股東能取出公司里的錢嗎
2021-02-18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土地流轉互換糾紛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