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償還個人債務怎么辦
(一)法律救濟手段
我國《民事訴訟法》在第216條是這樣規定的:“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此款即是申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法律依據所在。
1、人民法院判決后,欠債人仍不償還借款,你即可以申請法院執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強制措施進行執行,甚至可以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對其處:有權凍結、劃撥被執行人的存款。
2、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3、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4、強制被執行人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遲延履行金。
5、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也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6、被申請人拒不履行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
7、被申請人拒不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此所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
(二)私力求濟手段
1、按合同約定一方占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權扣押該債務人的財產。
2、當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財產物為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價值優先實現自己的債權。例如甲以耕牛抵押借款一千元,到期未還,債權人便可以扣押該耕牛以敦促甲還債,也可以依法變賣該牛使自己的權利實現,也可使耕牛折扣歸己,余款可退還。這就是民法上的抵押權。
二、遲延履行個人債務怎么辦
1、對于債務人遲延給付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應承擔的債務利息,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都有相關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29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我們所處的國家是一個法治社會,當我們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不妨試試走走法律的途徑,可以最大程度維護我們應得的權益,我們可以咨詢律師,也可以委托律師處理糾紛,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損壞他人名譽罪怎么判
2020-12-23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有何不同?
2021-01-18上海市公證服務收費標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
2021-03-08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訴前財產保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6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