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把握懲戒的度
教育部將給教師送戒尺定規矩
教育部日前公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可根據學生違規違紀的情節輕重采用不同懲戒手段。與此同時,征求意見稿也為教師行為列出了“禁止清單”。
該征求意見稿發出后,立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報在微博上設置的話題“教育部擬為教育懲戒權劃線”閱讀量達到1.4億。人們在閱讀的同時,也提出了問題:“為什么要明確界定教師的教育懲戒權”“教師如何把握使用懲戒的度”……
這次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一般懲戒包括點名批評、做書面檢討、適當增加運動要求、不超一節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站立或面壁反省等。
把教師的教育懲戒權界定清楚、清晰界定了哪些方式可以懲戒、實施什么樣的懲戒,“這其實是在給老師撐腰,而與此同時,也在提醒老師承擔義務,不能只管教書不管育人”。姚*龍說,避免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有三道基本防線,第一道防線是父母,第二道防線是學校,最后一道防線才是司法。要避免頻頻出現“熊孩子”,一方面需強化家長監護責任,另一方面則是強化學校管教功能,不讓問題“出校園”。“實現這一點的前提,就是教師有必要的懲戒手段。”
值得關注的是,該征求意見稿在給老師送出“戒尺”的同時,也給這把“戒尺”立了規矩。該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過程中,不得有下列行為: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行為;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復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行為;辱罵或者以帶有歧視、侮辱的言行貶損等侵犯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因個人或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因個人情緒或者好惡,恣意實施或者選擇性實施懲戒;其他侵害學生基本權利或者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老師辱罵學生是否違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四章的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老師責罵學生,只要其本意不是歧視學生,或者在行為上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都不屬于犯法,相反則可能涉及違法。
老師如何把握懲戒的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師都無法把握好懲戒,在懲戒學生的過程中,傷害到了學生,導致學生有肢體的傷害等等。家長要是發現自己的孩子被老師過度懲戒,可以收集證據去維權,不懂得做可以來問問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強制征地怎么解決
2021-02-01高空拋物致人死亡怎么處罰
2021-01-10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