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與合伙企業法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一、合伙企業法相對于公司法是特別法
說合伙企業法相對于公司法是特別法,另一個重要的理由是合伙企業,主要是以公司的形式出現的,公司法當然地適用于公司的成立、變更、解散等。現具體從投資主體、資本制度、組織形式、股東責任等對兩者方面進行比較。
二、投資主體之比較。
公司法所指的投資主體應該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國組織,具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還包括外國的組織和非中國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是廣義上的投資者,沒有國界之分。因為企業法是特別法,那么它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可能是公司法所規范或調整的一部分。
合伙人企業是指依照中國的有關法律由合伙人投資的企業,。東道國提供的土地、廠房、及其他基礎設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價格收匯,不參與投資。所以我們認為,合伙人企業法所調整或規范的投資對象是合伙人,不包括中國的投資者,也不包括外國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
三、資本金制度之比較。
資本金制度也可以叫作注冊資本制度,它指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和出資方式。
兩部法律對出資方式有些差異。公司法規定投資者既可以用貨幣,實物,也可以用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企業法有點例外就是沒有明確規定可用土地使用權出資,原因在于中國的土地國有制度,投資者在還不便于取得土地使用權,或其他因素影響了立法者。
四、組織形式之比較。
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的組織形式,就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類型,沒有其他類型。而企業法則沒有具體規定企業的組織形式,他可以依據公司法的規定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還可以成為其他的企業形式比如說是合伙等,但其他企業形式外國投資者基本上沒有興趣去申請設立,一方面的原因是它不夠規范,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需要我國相關部門審批,因為企業法細則主要提及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形式,在審批上非公司形式很難通過。
五、投資者責任。
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組織形式只有兩種,一種是有限責任公司一種是股份有限公司,無論什么形式的公司,股東對公司責任以出資額為限。而外資企業法與公司法有些異同。我國外資企業實施細則十八條
規定“外資企業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經批準也可以為其他責任形式。外資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外國投資者對企業的責任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外資企業為其他責任形式的,外國投資者對企業的責任適用中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從規定中可以看出,企業法中沒有明確規定企業的無限責任,但從字里行間來看,企業投資者是有可能承擔無限責任的。
看了上文的內容,你是不是已經對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其實公司和企業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當然對于一些普通人來說沒有那個必要分辨的很清楚,但是對于投資者或者創業者來說就需要弄清楚,如果你還有什么疑惑,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及標準
2020-12-20隱名出資人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16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