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講有下面幾種:
一是處罰較重的案件。
所謂處罰較重,按行政處罰的種類來說,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暫扣或者吊銷證照、行政拘留以及數額較大的罰款等行政處罰,是較重的行政處罰,應當適用一般程序。而警告,是較輕的行政處罰,一般當場作出處罰就可以了。按照行政處罰的幅度來說,罰款數額對公民在50元以上,對法人1000元以上的罰款行政處罰,也要適用一般程序,執法人員就不能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告行政機關,經過調查,依照一般程序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給予公民警告及50元以下罰款以外的其他行政處罰,給予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警告及1000元以下罰款以外的其他行政處罰,都要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一般程序實施處罰。
二是情節復雜的案件。
行政機關需要經過調查,才能搞清案情,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不能簡單適用簡易程序,對于這類行政處罰案件,執法人員應當報告行政機關,按照一般程序處理。比如執法人員發現一書店出售淫穢書刊,執法人員當場查獲的只有一兩本,除了沒收這幾本淫穢書刊外,執法人員能不能對該書店當場作出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執法人員不能這樣處理這個案件。對于這樣的案件,執法人員雖然只查獲一兩本淫穢書刊,但還是應當查清其淫穢書刊的來源、出售的總量以及出版、印刷環節上的問題。這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調查,不能適用簡易程序,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三是當事人對于執法人員給予當場行政處罰的事實認定有分歧而無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
執法人員在處理較輕的行政處罰案件時,盡管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但是,遇有當事人認為執法人員認定事實有錯誤,而執法人員又與其爭執不下,難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時,應當提交行政機關,按照行政處罰的一般程序,經過調查取證,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當說明,執法人員當場已經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而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當事人應當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依法提起行政訴訟,而不是由行政機關依照一般程序再次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前后矛盾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13醫療事故防范制度是怎樣的
2021-01-12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網絡維權投訴哪個部門
2021-03-26辦了營業執照沒有開店有什么后果
2021-01-30非法轉賣借來的摩托車后將車竊回構成何罪
2020-12-08雇傭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24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股東不配合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06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