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成立的條件
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規定,善意取得應當具備下列成立條件:1.標的物須為動產或者不動產2.讓與人對處分的動產或不動產無處分權3.受讓人受讓財產時須為善意4.受讓人須支付合理的價格5.轉讓的動產或不動產已經交付或者登記[2]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在客體方面,從《物權法》第106條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規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
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必須以受讓人實際占有標的物或取得標的物所有權為前提。相對人在與無處分權的夫妻一方就某項夫妻共同財產的轉讓達成協議后,在標的物尚未交付或轉移所有權之前,若夫妻另一方發現并拒絕追認轉讓行為,則相對人即使是善意的、無過失的,也無法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獲得保護。不適用善意取得的情況:一、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人在不法將其所占有的他人的物轉讓給受讓人,如受讓人取得該物時系出于善意,則受讓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原權利人喪失所有權。二、動產分占有委托物和占有脫離物,占有委托物適用善意取得,而占有脫離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占有脫離物是指非基于真權利人的意思喪失占有的物,比如贓物、遺失物、漂流物、埋藏物、隱藏物等。
小編提醒您意取得受讓人取得轉讓財產的所有權,該財產上的原有權利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權利的除外。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三級醫療事故
2021-01-16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增加股東嗎
2021-02-27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