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處罰是對違法行為人的權利和利益的限制甚至剝奪,是一種較嚴厲的制裁行為,因此,行政處罰的適用必須遵守嚴格的程序。
簡易程序
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又稱當場處罰程序,指行政處罰主體對于事實清楚、情節簡單、后果輕微的行政違法行為,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程序。
1.適用簡易程序的行政處罰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違法事實確鑿;
2.對該違法行為處以行政處罰有明確、具體的法定依據;
3.處罰較為輕微,即對個人處以5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警告,對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警告。
2.行政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遵守以下程序:
1.出示執法證件,表明執法人員身份;
2.告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根據;
3.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4.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5.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場交付當事人。
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是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處罰的基本程序。
一般程序適用于處罰較重或情節復雜的案件以及當事人對執法人員給予當場處罰的事實認定有分歧而無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
一般程序的具體內容有:
1.調查取證;
2.告知處罰事實、理由、依據和有關權利;
3.聽取陳述、申辯或者舉行聽證會;
4.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5.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緊急聽證程序
緊急狀態之下,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及效率的考慮,行政機關在作出正常狀態下應舉行聽證的三類行政處罰決定(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之前,是否可以不經相應的聽證程序就作出處罰決定,應當由法律預先規定,授權行政機關根據緊急狀態的程度并遵循比例原則予以確定,在強調保障公共目的實現的同時,應兼顧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處于高度緊急狀態中的地區,行政權力作為緊急權力的主要承擔者其表現形式應為行政強制;而處于低度緊急狀態中的地區,行政機關在進行行政處罰時,應遵循行政程序,在涉及需要聽證的行政處罰時,必須進行聽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