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一方取得財產上的利益。
2.他方受有損失。
3.取得利益與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4.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一)一方取得財產上的利益。
取得財產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實而增加財產總額。
不當得利的成立須以一方取得財產利益為首要條件,若僅致他人損害,而自己并未獲得利益,即使負賠償責任,也不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利益,既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財產的積極增加,是指權利的增強或義務的消失,使財產范圍擴大,如取得所有權、知識產權、所有權上負擔的除去等;財產的消極增加,是指財產本應減少卻因一定事實而未減少所產生的利益,如本應支出的費用而沒有支出,實際上等于增加了財產。
(二)他方受有損失。
指因一定的事實,使他人的財產總額減少。
若僅有一方獲利而無他方受損,則不能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損失,既包括財產的減少,也包括財產的消極減少。財產的積極減少,是指現存財產的減少。財產的消極減少,是指財產本應增加而未能增加。
(三)取得利益與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不當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條件。即一方受損是他方獲利所致。至于損失與利益的范圍大小是否一致,形態是否相同,在所不問。
在返還利益時,利益小于損失的,以利益為準,利益大于損失的,以損為準。超出損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有關費用后,收繳國庫。
(四)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沒有法律上的依據,是指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可見沒有法律的依據,是對于獲得利益而言的,并不要求取得權力或財產也無合法依據。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權是合法依據的,但他取得的該項利益卻無法律上的依據,因此,應按不當得利制度返還該項利益。
如果取得利益有法律上的依據,即使相對人受有損失,也不構成不當得利,如贈與。沒有法律上的依據,即包括取得利益時沒有依據,也包括利益取得時有依據,爾后該依據消滅。如果買賣被撤銷,一方從對方獲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對方。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