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債中債張某和王某是好友。為了幫助張某經商,王某以自己的房產作為抵押擔保,向銀行貸款30萬,再轉借給張某。到了銀行還款期,張某卻無錢還給王某。迫于無奈,王某和張某找李某借款25萬還給銀行,同時自愿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到了還款期限,張某卻拿不出錢,為此,李某將二人同時告上法庭。
法院受理后,根據原告提供銀行卡取款業務回單等證據,證明收款25萬的人是王某。所以,法院根據合同相對性的原則,判決王某在期限內應還清25萬元,張某則對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案例2:難分本息
吳某向陳某借款,陳某隨即轉賬給吳某17.8萬元。兩個月后,吳某再次向陳某借款10萬元并出具借條,期限兩個月。此后,吳某再次向陳某借款10萬元并出具借條,期限兩個月。三筆借款到期后,吳某未還清。陳某訴至法院,要求吳某償還借款本息。吳某認為第一筆借款是20萬元口頭約定利息11%.其兩個月后出具的借條是前面借款還款后的結算憑證,不是借款。第二次借款10萬元,已經先行扣掉當月利息2.2萬元(即本金的11%),只轉賬7.8萬元。陳某第三次又借給吳某10萬,同樣預先扣除利息1.1萬元后,轉給吳某8.9萬元。
法院根據舉證規則認定,三次借款總數為37.8萬元。這才是吳某向陳某借款的具體數額。
案例3:利息誘惑
總所周知,民間借貸的利息一般都較高,但追償難道大。阿偉是某公司總經理,由于公司資金周轉不靈,向從事民間貸款業務的阿-林貸款100萬元,并簽訂合同。合同規定阿偉在一個月內還清本息,利息按2.5%算,由某房產公司作擔保。為了保險起見,阿-林又找阿偉的妻子阿紅再次簽訂了《共同還款承諾書》。有了這樣的“雙保險”,阿-林一次性借給阿偉200萬元。
然而,期限到了,阿偉拒絕還錢,房產公司也不負責。于是阿-林把阿偉及其妻子阿紅和房產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認定事先簽訂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阿偉沒有證據證明自己還了款,他的行為已經構成違約。此外,阿偉還應賠償阿-林本金和利息。某房產公司作為阿偉的連帶責任擔保方,依法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一定要法定代表人簽字嗎
2021-03-23合租房現攝像頭怎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1-01-29如何轉移婚內財產,轉移婚內財產有效嗎
2020-11-11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中山東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