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違法所得
違法所得,是指行政相對人從事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活動,即實施了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行為,或未履行法定義務的所獲得的利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規定的“違法所得數額”,是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獲利的數額。
二、食品案件違法所得計算
食品領域有關“違法所得”的規定有以下方面
1、食品生產環節
2013年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前,食品生產環節的監管由質監部門負責,一般情況下,食品生產領域中違法所得的認定采取“獲利說”。其依據是國家質檢總局2011年2月發布的《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第十一條“關于“貨值金額”和“違法所得”、“違法收入”的計算問題”指出“本法所稱違法所得是指獲取的利潤”。
2、食品流通環節
機構改革前,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由工商部門負責,一般情況下,食品流通領域中違法所得的認定采取“獲利說”。
其依據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2008年12月發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違法所得認定辦法》,該《辦法》第二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違法所得的基本原則是:以當事人違法生產、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所獲得的全部收入扣除當事人直接用于經營活動的適當的合理支出,為違法所得。本辦法有特殊規定的除外。”
3、餐飲服務環節
食品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管由食藥監部門負責,一般情況下,食品餐飲服務領域中違法所得的認定采取“全部說”。
其依據是衛生部2010年3月出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71號),該《辦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本辦法所稱違法所得,指違反《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從事餐飲服務活動所取得的相關營業性收入。”
三、沒收違法所得的情形與標準
沒收違法所得是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是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依法將違法行為人取得的違法所得財物,運用國家法律法規賦予的強制措施,對其違法所得財物的所有權予以強制性剝奪的處罰方式。
《食品衛生法》中規定的沒收違法所得的情形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資格不合法;
一類是生產經營了不符合衛生標準或是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在辦理技術監督案件中,經查證屬實后確認行政相對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可以認定其全部經營額為違法所得、非法收人:
一是行政相對人故意違法的;
二是生產、銷售、進口的產商品屬于劣質品,即危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或主要性能指標達不到標準規定要求,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等情況的;
三是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對產商品予以沒收,或監督銷毀的。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