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利息如何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原告張某和被告李某、王某是朋友關系。2005年10月11日,二被告因購房及購汽車,向原告借款30萬元,雙方約定借款期限為兩個月,月息3%。2005年7月21日,被告李某還曾向原告借款2萬元,月息為3%,但未載明還款期限。由于二被告遲遲不歸還借款,原告于今年曾多次催要均未果。案件成訟后,原告張某請求法院判令二被告連帶歸還人民幣30萬元及利息6.3萬元;判令被告李某歸還2萬元及利息6000元,利息計算均截至2006年5月。
法庭上,被告李某辯稱,原告所述借款一事屬實,但雙方32萬元借款所約定的利息高于國家規定的法定利息。從原被告關系的角度,她認可雙方約定的利息,但從法律的角度她不能認可,因此請求法院依法確定利息。被告王某同意李某的意見。
庭審中,法院經調取銀行貸款利率表證實,6個月以內(含6個月)的年利率為5.58%,而原被告借款合同約定的月息為3%,明顯過高。法院認為,原被告建立的借款合同有證據證實,且被告當庭表示認可,法院依法予以確認,對原告請求二被告歸還借款的主張予以支持。對向原告所借的30萬元,被告抗辯雙方約定的利息過高,該理由成立。
二被告應支付原告不高于上述借款自出借至確定給付止的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對于被告李某所借的2萬元,亦應依據上述規定確定利息,但應支付原告上述借款自出借至全部給付止的利息。
由此,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二被告一次性償還原告人民幣30萬元,并自2005年10月11日起至判決生效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4倍計息支付給原告,逾期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計息支付給原告;被告李某一次性償還原告2萬元,并自2005年7月21日起至該款給付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4倍計息支付給原告;原被告其他訴訟請求均予駁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中村拆遷安置可以要求原地回遷嗎
2020-11-25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適用保護女方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9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陷入履行不能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8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怎樣取得土地承包經營辦證權利
2020-11-15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