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997年1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46次會議通過,自1997年12月13日公布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查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屬于違法借貸,出資人收取的高額利差應充抵本金,出資人,金融機構與用資人因參與違法借貸均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可分以下幾種情況處理:
1、出資人將款項或票據(以下統稱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并將資金自行轉給用資人的,金融機構與用資人對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
2、出資人未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而是依照金融機構的指定將資金直接轉給用資人,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資人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金融機構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
3、出資人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出資人再指定金融機構將資金轉給用資人的,首先由用資人返還出資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镥機構因其幫助違法借貸的過錯,應當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不超過不能償還本金部分的百分之四十。
4、出資人未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而是自行將資金直接轉給用資人,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資人返還出資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金融機構因其幫助違法借貸的過錯,應當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不超過不能償還本金部分的百分之二十。
本條中所稱交付,指出資人向金融機構轉移現金的占有或出資人向金融機構交付注明出資人或金融機構(包括金融機構的下屬部門)為收款人的票據。出資人向金融機構交付有資金數額但未注明收款人的票據的,亦屬于本條中所稱交付。
如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行為確已發生,即使金融機構向出資人出具的存單、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的存款合同存在虛假、瑕疵,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超越權限出具上述憑證等情形,亦不影響人民法院按以上規定對案件進行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動遷屬于誰的財產
2021-01-22詐騙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立案嗎
2021-03-06傷殘等級重新鑒定司法流程
2021-01-31商標侵權行為有哪些
2020-12-04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