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997年11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46次會議通過,自1997年12月13日公布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查存單糾紛案件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屬于違法借貸,出資人收取的高額利差應充抵本金,出資人,金融機構與用資人因參與違法借貸均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可分以下幾種情況處理:
1、出資人將款項或票據(以下統稱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并將資金自行轉給用資人的,金融機構與用資人對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責任;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
2、出資人未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而是依照金融機構的指定將資金直接轉給用資人,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資人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金融機構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及利息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
3、出資人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出資人再指定金融機構將資金轉給用資人的,首先由用資人返還出資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镥機構因其幫助違法借貸的過錯,應當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不超過不能償還本金部分的百分之四十。
4、出資人未將資金交付給金融機構,而是自行將資金直接轉給用資人,金融機構給出資人出具存單或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存款合同的,首先由用資人返還出資人本金和利息。利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至給付之日。金融機構因其幫助違法借貸的過錯,應當對用資人不能償還出資人本金部分承擔賠償責任,但不超過不能償還本金部分的百分之二十。
本條中所稱交付,指出資人向金融機構轉移現金的占有或出資人向金融機構交付注明出資人或金融機構(包括金融機構的下屬部門)為收款人的票據。出資人向金融機構交付有資金數額但未注明收款人的票據的,亦屬于本條中所稱交付。
如以存單為表現形式的借貸行為確已發生,即使金融機構向出資人出具的存單、進帳單、對帳單或與出資人簽訂的存款合同存在虛假、瑕疵,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超越權限出具上述憑證等情形,亦不影響人民法院按以上規定對案件進行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承攬合同與雇傭合同的差別有哪些
2021-02-11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