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時應寫借條。民間借貸多發生在親戚朋友之間,一些人認為把錢借給親戚朋友非常可靠,所以在借錢時或礙于情面或圖省事沒有要求對方寫借條,一旦雙方出現糾紛,出借人由于沒有證據支持很難要回借款,只有吃個“啞巴虧”。
借款時宜寫成“借條”而非“欠條”。欠條一般用來證明債權債務關系;借條一般用來證明借款關系。因此借款時宜寫“借條”,而不宜寫“欠條”,以省去訴訟中對欠款原因、用途的舉證責任。
借款時雙方約定的利率宜寫入借條中。有不少人誤認為民間借貸不能收取利息,往往采用口頭約定利息的方式。法律規定民間借款雙方可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范圍內約定利息。如果沒有將利率寫入借條中,在訴訟中借款人如不承認雙方約定,出借人的利息請求將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借款時宜將還款期限寫入借條中。從債權安全回收的角度考慮,借款時宜將還款期限寫入借條中,如借款人逾期不歸還借款的,出借人應當在借款到期后2年的訴訟時效內向其主張權利。
借款時借條宜寫清出借人借款人全名。實踐中,出借人與借款人往往關系較密切,借款時易將日常習慣稱謂如“張-叔”、“李-哥”等寫入借條,如借款人逾期還款,出借人在起訴時往往會因債權、債務人不明確而被法院拒之門外。因此,在書寫借條時應寫明雙方全名并標注身份證號、年齡、住址、工作單位等。
借款時借條應表述清楚明確。借款中的語言表述不清楚往往易發生歧義。如“A借B壹萬元”,從字面上分析讓人糊涂,到底是A借了B的錢還是B借了A的錢呢?其實寫清楚并不難,比如可以寫“A借給B壹萬元”或者“A向B借壹萬元”就不會產生歧義。又比如多音字“還”的使用,較典型的案例是張三向李四借款10萬元,同時出具借條寫明借款10萬元,幾個月后,張三歸還李四1萬元,遂將原借條撕毀,張三重新為李四出具借條一份:“張三原向李四借款10萬元,現還欠款1萬元”。這里的“還”字既可以理解為“歸還(huan)”,又可以解釋為“還(hai)欠”。由此產生爭議,對出借人非常不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收廢機動車拆解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辦
2021-02-24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離婚后能要回酒席錢嗎
2020-12-22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提供發票原件才會理賠嗎
2021-02-19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