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夫妻一方向其親屬舉債
2016年,田某將獨子陳某和陳某前妻劉某訴至法院,稱在二被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兒子陳某每月都開口向原告借錢,總計7萬元。原告認為,被告陳某已經成家立業,父母對其已經沒有撫養義務,因此,陳某每次向田某借錢,田某均要求陳某向其出具借據,同時,因該借據系陳某與劉某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出具,故田某主張7萬元借款應由陳某和劉某共同償還。陳某認可從母親田某處拿過錢補貼家用,但是稱現在沒有收入,所以沒錢還母親。劉某對原告陳述的事實不予認可,稱陳某整天不工作,無收入來源,從未給家里添過一碗一筷,且其在與劉某的離婚訴訟中明確表示無夫妻共同債務,與本案的陳述矛盾。
法院審理:應對債務真實性進一步舉證
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原告田某與被告陳某均稱,7萬元借款是多次小額借款累計的總和,每次借款都是現金交付,交付現金時沒有他人在場,而涉案借條是陳某在與劉某婚姻出現矛盾時給原告補寫的。并且在“背對背”向原、被告詢問的形式下,田某與陳某對于涉案債務的借款時間段及借款數額等相關陳述存在矛盾。基于田某、陳某與劉某之間的利益沖突,陳某對借款事實的認可,不能當然地產生劉某承擔債務的結論,田某仍應當就其主張的債權是否真實存在進行舉證。在田某僅有借據,不能進一步提供相應證據的情況下,無法認定該債務真實存在,故法院依法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律師說法:夫妻一方向其親屬舉債債務真實性如何認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及時提供證據。民間借貸中,債權人主張夫妻一方所負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法院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結合當事人之間關系、借貸金額、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等事實和因素,綜合判斷債務是否發生。本案原告田某和被告陳某為母子,關系特殊,且爭議發生之時陳某與劉某已經離婚,雙方存在利益沖突關系,僅憑一張后補的借據很難查清案件事實。故在舉證分配上,原告理應承擔較多的舉證責任。原告在未能進一步舉證的情形下,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況且本案中田某與其子在借款事實的關鍵點上存在陳述矛盾,故不能認定雙方之間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從上面的案件我們可以得出,如果要向相關人員進行舉債的,你情況下應當收集相應額證據,在能夠達到舉證的情況下,再向法院申請訴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前車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車碾壓如何定罪
2021-03-10股權變更協議
2020-11-30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