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歪曲事實如何會被處罰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記者報導時有歪曲事實、發布虛假報導的,由相關部門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新聞記者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第十八條 新聞記者使用新聞記者證從事新聞采訪活動,應遵守法律規定和新聞職業道德,確保新聞報道真實、全面、客觀、公正,不得編發虛假報道,不得刊播虛假新聞,不得徇私隱匿應報道的新聞事實。
第三十五條 新聞機構工作人員有以下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總署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新聞記者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七條,從事有關活動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八條,編發虛假報道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轉借、涂改新聞記者證或者利用職務便利從事不當活動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條,未在離崗前交回新聞記者證的。
新聞報道可以侵犯肖像權嗎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一是未經本人同意;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在新聞報道中使用他人肖像作為插圖配發,不屬于侵犯肖像權問題,因為我國的新聞報道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和通常慣例,我們的新聞報道在如下情況下可以不經本人同意而使用肖像:
1、在公開場合下拍攝和使用公務人員和知名人士的肖像;
2、在公開場合下拍攝和使用參加集會、游行、慶典或其他社會公共活動的普通公民的肖像;
3、為了行使正當的新聞輿論監督而拍攝和使用他人的肖像。比如,拍攝不法分子正在破壞公共財物或實施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照片,并予以發表,這就屬于正當的新聞輿論監督,不存在侵害肖像權問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記者報導時有歪曲事實、發布虛假報導的,由相關部門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新聞記者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費用應由誰承擔
2021-02-08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2021-01-05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民政局撤銷結婚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4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