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期違約方的風險是什么?
預期違約方的風險是負違約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guī)定,預期違約要根據情況承擔以下違約責任:
(1)繼續(xù)履行。又稱強制履行,是指違約方根據對方當事人的請求繼續(xù)履行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的違約責任形式。對于預期違約,合同履行期到后,除非出現以下三種情形,否則違約方就應當繼續(xù)履行:
1、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的;
2、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過高的;
3、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要求履行的。
(2)賠償損失。又稱違約損害賠償、賠償損害金,是指違約方以支付金錢的方式彌補受害方因違約行為所減少的財產或者所喪失的利益的責任形式。賠償損失的數額有約定從約定,沒有約定的,賠償對方當事人因違約行為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3)違約金。如果雙方當事人事先約定了違約金,就按約定的違約金賠償。約定的違約金低于或者過分高于實際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
(4)定金。如果雙方當事人一方交付了定金,則適用定金罰則,即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定金的數額由雙方當事人約定,但是不能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
當一方違約時,另一方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上述的任一項責任形式,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二、預期違約的特征
1、履行之前
預期違約表現為將來不履行合同義務,而不像實際違約表現為現實違反合同義務。當事人簽訂合同后,大多數都有一定的履行期限,在期限到來之前債權人不能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所以合同履行期限前發(fā)生的違約是“可能的違約”。如果債務人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債務或明確表示不履行債務,即使這種行為發(fā)生在合同履行期之前,債務人的行為也會違反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同時表明他根本漠視了其應負的合同債務,因此應構成違約。
2、期待債權
預期違約是對期待債權的侵害而不是現實的債權的侵害。由于合同規(guī)定了履行期限,在履行期到來之前,債權人不得違反合同請求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以提前實現自己的債權,所以在履行期限屆至以前,債權人享有的債權只是期待權而不是現實債權,對債務人來說,這種期限也體現為一種利益即期待利益,該利益應當為債務人享有。實際違約侵犯的是已到履行期的債權。
3、任何一方
預期違約的主張人可以是合同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其主張的唯一條件就是對方當事人具有法律規(guī)定的將不能履行合同或者將不履行合同的危險,如特定物買賣合同的出賣人在合同履行期屆至前將標的物轉賣給第三人,或買受人在付款期到來之前轉移財產和存款以逃避債務,對方當事人可以主張其承擔預期違約責任。
4、補救方式
在補救方式上與實際違約也有差別。預期違約是一種可選擇的違約救濟手段,在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違約情況下,當事人一方可以直接解除合同,使合同關系消滅,并可要求預期違約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也可以等待合同履行期的到來,在另一方當事人實際違約時,依照實際違約請求對方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在默示預期違約時,一方當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如果已有合同義務的履行時),要求預期違約方提供充分的保證,如果在合理的期限內默示違約方未能提供充分擔保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損害賠償。
5、可能違約
預期違約是一種可能違約。由于預期違約發(fā)生在合同履行期限屆至前,因此是否履行合同取決于一方當事人的行為。如果一方當事人嚴格履行合同,則預期違約缺乏實際存在的基礎,也有一種可能是因一方當事人最終仍不履行合同而轉為實際違約,因而預期違約并不必然承擔違約責任。而實際違約一般必然承擔責任。
無論是預期違約還是普通的違約行為,其實最主要的法律風險就是必須要承擔違約責任。而且我國大多數的民眾對預期違約的概念是非常的陌生的,但是,違約行為總是我們可以分辨出來的。不過,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才導致預期違約的話,預期違約方也可以不用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違約金最高限額
發(fā)起人出資違約的責任有哪些
違約責任承諾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贍養(yǎng)父母要拘留多久
2020-11-24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股權已經質押償還債務,是否可以查封土地
2020-12-06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qū)別
2020-11-28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2015年土地承包新政策
2021-01-29個人土地轉讓協(xié)議書
2021-01-06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土地互換糾紛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1-01-21買拆遷房什么時候能辦房產證
2020-11-28房地產拆遷費用非貨幣性補償方式如何處理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