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稅務行政許可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依申請的行為,稅務機關不因納稅人從事某項活動而主動批準,必須先有申請才有許可,這與稅務機關依職權的行政行為如主動對納稅人進行納稅檢查有區別。
(二)是一種經依法審查的行為。
(三)是一種外部行政法律關系。
(四)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并以正式的文書、格式、日期等形式予以批準。
稅務行政許可包括:指定企業印制發票;對發票使用和管理的審批;對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最高開票限額的審批;印花稅票代售許可。
二、稅務行政許可的實施程序
稅務行政許可的實施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和本通知的規定執行。上述文件沒有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國家、地方稅務局可以在本機關管理權限內作出補充規定,但是不得再向下級稅務機關下放規定權。
(一)公示許可事項
稅務機關應當將有關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數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和申請書示范文本等在辦稅服務廳或其他辦公場所公示。
(二)提出申請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需要取得稅務行政許可,應當:(1)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并提交稅務行政許可申請書;(2)在法律、法規或稅務機關按照法律、法規確定的期限內提出申請;(3)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申請材料。
申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申請,稅務機關不得因此拒絕受理。代理人辦理受托事項時,應當出具有效身份證件和委托證明。有條件的地方,稅務機關可以告知申請人通過信函、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提出申請,同時按照稅務機關要求提交申請材料。
(三)受理申請
對申請人提出的申請,稅務機關應分別作出以下處理:
(1)不受理。如果申請事項屬于稅務機關管轄范圍,但不需要取得稅務行政許可,應當即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同時告知其解決的途徑。
(2)不予受理。申請事項依法不屬于本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當場書面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3)要求補正材料。申請人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告知并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4)受理。申請事項屬于本機關職權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本行政機關的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行政許可申請。
稅務機關作出的不予受理或受理行政許可決定及告知補正通知書,應當出具加蓋本稅務機關印章(或許可專用章)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四)審查
稅務機關審查稅務行政許可申請,應當以書面審查為原則;依法或者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實地核實的,應當指派兩名以上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核查。
除非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稅務行政許可應當由具有行政許可權的稅務機關直接受理、審查并作出決定。
稅務機關審查許可申請過程中發現許可事項直接關系他人重大利益的,應當告知利害關系人。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稅務機關應當認真聽取申請人、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聽證不是作出許可決定的必經程序,但是對于下列事項,稅務機關應當舉行聽證:
(1)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稅務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
(2)稅務機關認為需要聽證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許可事項;
(3)稅務行政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與他人之間重大利益關系的。
需要聽證的事項在作出決定前應當向社會公告。聽證由稅務機關法制工作機構主持,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1)行政機關應當于舉行聽證的七日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予以公告;
(2)聽證應當公開舉行;
(3)行政機關應當指定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以外的人員為聽證主持人,申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主持人與該行政許可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4)舉行聽證時,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供審查意見的證據、理由,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以提出證據,并進行申辯和質證;(5)聽證應當制作筆錄,聽證筆錄應當交聽證參加人確認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聽證筆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五)決定
稅務機關對申請人材料進行審查后,應當當場或在法定期限內以書面形式作出許可決定。
作出準予許可的決定,應當頒發加蓋本機關印章(或許可專用章)的許可證件或準予許可決定書,并在辦稅服務廳或其他辦公場所公開許可決定,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網站上同時公開。
作出不予許可的決定,應當出具加蓋本機關印章(或許可專用章)的不予許可決定書,并應當說明理由,告知申請人享有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稅務行政許可只在作出批準決定的稅務機關管轄范圍內有效。
(六)變更與延續
被許可人要求變更許可事項的,稅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日內辦理變更手續。
稅務行政許可證件有有效期限的,被許可人依法提出延續申請,稅務機關應當在該許可有效期限屆滿前作出書面決定。
(七)特別規定
納稅人申請取得發票領購資格的,由稅務機關依法審核后發給發票領購簿,被許可人領購發票時,按照批準的數量、版式領購發票。發票領購簿一次批準,長期有效。
發票使用和管理的審批,由納稅人根據需要辦理的事項分次申請、辦理許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