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在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并且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這是本罪在主觀方面應具有的兩個主要內容。如果行為人沒有以謀取非法利潤為目的,而是由于不懂法律、法規,買賣經營許可證的,不應當以本罪論處,應當由主管部門對其追究行政責任。
1、自然人犯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恃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單位犯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非法經營期貨行為處罰
《關于對非法經營期貨行為處罰依據的請示》(陜工商法函字〔1997〕010號)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嚴格貫徹執行國辦發〔1994〕69號文件,堅持查處各種非法期貨交易活動。根據國辦發〔1994〕69號文件規定,各類期貨咨詢機構、投資服務企事業單位,一律不得從事期貨代理業務,違者視其情節輕重,單處或并處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直至吊銷營業執照。
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查處非法期貨交易過程中,對非法期貨交易“非法收入”問題,可以參照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發布的〔95〕匯管函字第191號文件的有關規定予以認定。
非法經營罪的認定
l、本罪的刑事違法性與其行政違法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說,非法經營者必然違反有關的工商法規、沒有行政違法性就不存在刑事違法性,在我國目前行政經濟法規不很健全的情況下,考察某一經膏行為是否違反國家規定,一定要把國家政策的精神吃透,對既不宜提倡、也不宜急于取締的,要因勢利導,使其向有利于社會的方向發展,不要輕易作犯罪處理。
2、本罪在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必須是出于故意,對于因不知其為非法而進行非法經營的,不認為構成本罪,而只能給予行為人以行政處罰。
3、本罪在犯罪情節上要求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而認定情節是否嚴重,應以非法經營額和所得額為起點,并且要結合行為人是否實施了非法經營行為,是否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或者引起其他嚴重后果,是否經行政處罰后仍不悔改等來判斷。
對于非法經營的犯罪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犯罪,對于不同的犯罪主體是會有不同的處罰方式的,所以我們應該在合理的法律規定范圍內進行商品的合法經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案件的管轄
2020-12-07房屋拆遷貨幣補償算公攤面積嗎
2021-01-01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被擔保合同是什么
2020-11-17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失效
2020-12-31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工廠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7房屋的補償安置方式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