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設債務轉讓的情形如何認定
一、預設債務轉讓應建立在有效的合同基礎上
債權人、債務人和第三方在書面確立債務形成后轉讓為第三方履行時,首要的條件是合同的本身無瑕疵,履行后所形成的法律后果與合同約定相一致。因為預設債務轉讓約定并非是獨立的合同,而是依附在其他的合同中,如借款合同中約定借款人的債務由第三方承擔,此債務是預設性的,只有在借款合同履行完畢后,對第三方才有約束力。其次是合同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或存在會導致合同無效的原因,如出現這種情況,風險責任最終會歸責于債權人,使債權人利益受損。故合同的三方在確立債務轉讓時,應當對合同的內容進行嚴格的審查,確認合同內容并無違反法律規定和合同實施后的法律后果與合同內容的約定相一致,這樣才能使債權人的利益得以維護。
二、有嚴格的合同履行過程,則不應適用預設債務轉讓
所確立的合同中,在實施的各個環節有多處約束和監督,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錯誤,則易導致合同瑕疵,使債權人的利益受損。如在建設工程合同中所應嚴格確立的施工主體資質,施工工程質量、進度、驗收、交付使用、工程款的支付等各個環節均應符合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第三方才應承擔還款義務。而在實施過程中,其中一個環節出錯,則易使債權人利益受損,而對所損失部分則三方未作約定,導致第三方對合同的損失部分不承擔責任,三方所確立的預設債務轉讓也不再對第三方有約束力。因此,在預設債務的合同中,應當是法律關系相對簡單,容易理清的借貸合同或事實比較清楚的貨款合同,對法律關系比較復雜的建筑工程合同或其他較易引起爭議的合同,則不易適用。
三、區分預設債務轉讓的約定僅是償付行為還是具有擔保行為
權利義務對等原則是雙務合同的一項重要原則,但當事人在債務轉讓合同所確立第三方承擔責任,則是為了便于債權實現的最大化。在合同簽訂時,三方當事人往往錯誤地理解了債務轉讓,認為債務人只有在無法履行債務的情況下,才由第三方承擔還款義務。從法律關系上講,這種約定應是第三方對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務擔保,而對于債務人并無免責權,第三方與債務人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如借款合同中約定借款人在無法償還的情況下,由第三方進行償還。這種約定顯然不是預設債務轉讓,是事實擔保關系,盡管約定的并不明確,但法律上仍視這種情形不是加入行為,而是擔保行為。故在審判實踐中,應嚴格區分這兩種法律關系,以免混淆而錯判。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預設債務轉讓的相關要點,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協議注意事項
2021-03-21如何提出行政許可申請
2021-01-26報銷款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1-02-21雙眼皮什么情況下會鑒定為醫療事故
2020-11-13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鼓勵保險公司承保火災公眾責任保險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