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的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如果虛假債權合同損害了國家利益,合同是無效的,如果僅僅是欺詐手段,屬于可撤銷的合同。
虛假債權轉讓糾紛如何處理
(一)因銀行不良債權剝離糾紛,從資產公司購買債權的受讓人不得直接起訴銀行;
(二)根據國務院分配額度劃轉的不良資產,受讓人不得以債權虛假為由提出返還或賠償的要求;
(三)受讓人要求按虛假債權的全部數額支付價款,或請求可得利益的,不予支持。
(四)虛假債權轉讓合同中,銀行因欺詐而致合同可撤銷,同時亦構成侵權,受讓人可選擇請求方式。
虛假債權轉讓是指銀行在對不良資產打包處理的過程中由于操作失誤或者其他原因將本來不存在或者已經清償的債權轉讓給他人。虛假債權轉讓通常有以下表現形式:
(一)不良資產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債務人確已向銀行全部或部分履行,在某種情況下,如法院已執行,但由于銀行自身的失誤未能核銷,以致將本已受清償的債權轉讓。受讓人發現后形成糾紛。
(二)不良資產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債權設定有抵押權,或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銀行通過對物的處置變現實現了部分債權。僅如此,與第1種類型并無不同,實踐中的情況是:由于銀行在變現時,大多與債務人未再訂立合同,故受讓人往往并不按銀行實際變現數額來請求,而是按抵押物所擔保的全部債權來認定虛假債權數額。在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的情況下,受讓人則主張銀行接受了以物抵債,如未明確約定按變現價值確定抵債數額,則應視為是對全部債之沖抵。雙方就此意見分歧引起糾紛。
(三)真債權假合同。銀行在轉讓債權時,債權是真實存在的,但因借款合同等手續欠缺而偽造合同等借款手續。受讓人行使權利時,債務人不予認可,或即使銀行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真實存在的,受讓人以與轉讓的合同非同一筆債權之由而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而形成糾紛。
(四)新貸還舊貸。銀行已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變更合同,但轉讓時失誤將舊貸手續作為債權依據交付,或舊貸手續本不規范,在審計檢查活動中為掩蓋不規范貸款,自行劃轉資金還舊貸,但未訂立新的合同,轉讓時仍將原手續作為債權依據。受讓人受讓債權后,以手續所表明的債權已清償之由對銀行提起訴訟。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是無效的,如果虛假債權合同損害了國家利益,合同是無效的,如果僅僅是欺詐手段,屬于可撤銷的合同。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羈押37天無罪釋放國家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民事糾紛打官司步驟有哪些
2020-12-09車禍劃分責任要多久拿的到
2021-01-24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