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租賃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將特定設備交給另一方使用,另一方支付租金并于使用完畢后返還原物的協議,是財產租賃合同的一種。在租賃過程中出現了合同糾紛應該怎么辦呢?本文為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僅作參考。
設備租賃合同糾紛
設備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的主要特點
1、合同主體一般為個人,設備出租方少部分掛靠在建筑公司,大多為自由經營。設備承租方一般為建筑承包商,租用建筑設備用于基建。
2、租賃設備均為大型挖掘機,該設備的駕駛員均由出租方配備,負責駕駛和設備的日常維護。其工資一般由出租方承擔,實踐中也存在雙方約定由承租方承擔的例外。
3、無規范的合同文本,合同內容一般由當事人依主觀意愿自由約定,隨意性較大。
4、合同所涉及的租金較高,一般月租金在兩萬元以上,導致當事人“寸金必爭”,焦點比較突出。
糾紛的成因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合同訂立不規范。主要表現為合同的內容不全面,缺乏準確性和嚴密性。在我院處理的27件案件中,合同內容均系寥寥數語,只涉及設備的出租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而對合同的責任承擔、運費承擔、違約責任及設備維修未有約定,且在糾紛發生后,雙方意見不統一,未能就合同內容達成補充協議,導致糾紛發生。
2、合同履行不規范。主要表現為提前解除合同手續不到位。如在租賃設備用于開掘礦山的案件中,由于礦山所在地政府在合同履行期間,因政策調整而發文停止礦山開采,導致合同無法履行,但雙方未及時簽訂終止合同的書面材料。原告為得到更多的利益,在租賃期滿后,以此為依據主張以合同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而被告則主張以實際履行的期限計算,但無法提供雙方終止合同的依據,處理難度較大。
建議
1、建立行業規范。設計專門的規范性合同文本,降低合同簽訂的隨意性。合同內容應在遵守《合同法》的前提下,明確約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設備維修的相關事宜和費用問題、賠償責任的履行和追究,以及租賃設備的技術指標,違約責任的處理等,以減少履行期間的風險。
2、構建集中管理的行業管理模式。由于目前大部分合同當事人均為個人,法律觀念和認知缺乏,承擔責任的方式較為分散,屬于民間意義上的自我管理模式。建議借鑒出租車行業的公司統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方面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綜合保護,一方面有利于行業行為的集中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前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2021-01-26環境損害賠償的方式有什么
2021-02-26小區物業是否有權處理違停車輛
2020-11-23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什么是婚姻自由權,哪些行為屬于破壞婚姻自由
2020-11-15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