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租賃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將特定設備交給另一方使用,另一方支付租金并于使用完畢后返還原物的協議,是財產租賃合同的一種。在租賃過程中出現了合同糾紛應該怎么辦呢?本文為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僅作參考。
設備租賃合同糾紛
設備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的主要特點
1、合同主體一般為個人,設備出租方少部分掛靠在建筑公司,大多為自由經營。設備承租方一般為建筑承包商,租用建筑設備用于基建。
2、租賃設備均為大型挖掘機,該設備的駕駛員均由出租方配備,負責駕駛和設備的日常維護。其工資一般由出租方承擔,實踐中也存在雙方約定由承租方承擔的例外。
3、無規范的合同文本,合同內容一般由當事人依主觀意愿自由約定,隨意性較大。
4、合同所涉及的租金較高,一般月租金在兩萬元以上,導致當事人“寸金必爭”,焦點比較突出。
糾紛的成因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合同訂立不規范。主要表現為合同的內容不全面,缺乏準確性和嚴密性。在我院處理的27件案件中,合同內容均系寥寥數語,只涉及設備的出租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而對合同的責任承擔、運費承擔、違約責任及設備維修未有約定,且在糾紛發生后,雙方意見不統一,未能就合同內容達成補充協議,導致糾紛發生。
2、合同履行不規范。主要表現為提前解除合同手續不到位。如在租賃設備用于開掘礦山的案件中,由于礦山所在地政府在合同履行期間,因政策調整而發文停止礦山開采,導致合同無法履行,但雙方未及時簽訂終止合同的書面材料。原告為得到更多的利益,在租賃期滿后,以此為依據主張以合同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而被告則主張以實際履行的期限計算,但無法提供雙方終止合同的依據,處理難度較大。
建議
1、建立行業規范。設計專門的規范性合同文本,降低合同簽訂的隨意性。合同內容應在遵守《合同法》的前提下,明確約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設備維修的相關事宜和費用問題、賠償責任的履行和追究,以及租賃設備的技術指標,違約責任的處理等,以減少履行期間的風險。
2、構建集中管理的行業管理模式。由于目前大部分合同當事人均為個人,法律觀念和認知缺乏,承擔責任的方式較為分散,屬于民間意義上的自我管理模式。建議借鑒出租車行業的公司統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方面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綜合保護,一方面有利于行業行為的集中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刑事辯護判處有期徒刑最長年限是多久
2021-01-04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工傷保險申報沒繳費有效嗎
2021-03-08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能否主張繼承違建房產
2021-03-08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