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書記員適用回避規定嗎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的規定,書記員是適用回避制度的,書記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是當事人親屬的,當事人可以申請書記員回避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當事人如何申請回避呢
首先,當事人不能隨意要求審判人員回避,只能在出現了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而且審判人員又沒有自行回避的情況下,才可以提出回避申請。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有三種:
第一,參加本案審理的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回避。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只能以當事人的資格參加訴訟,不能同時又以審判人員的資格參加對案件的審判。審判人員是本案的當事人的近親屬,有可能為照顧親屬的利益,影響案件的公證審理。因此須回避。
第二,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應當回避。這種情況對案件的審判涉及他個人的利益,不允許其參加對案件的審判。
第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時,應當回避。其他關系是指除上述關系外的社會關系,如師生、同學、朋友等關系。
審判人員與本案當事人存在這些關系,有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不應該參加對案件的審判。
其次,當事人如果認為審判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有上述法律規定必須回避的情形,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申請,請求更換審判人員,申請可以用口頭或書面方式提出,申請中必須根據法律規定,說明要求他們回避的理由,法律規定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之后,法庭辯論終結之前,發現可以申請回避的事實和理由,仍然可以提出回避申請。但是,如果當事人在案件開始審理時,已經知道審判人員及其他人員應行回避的事實和理由,只是在法庭辯論結束之后,認為自己可能要敗訴,才提出回避申請,其申請有可能不被給予接受。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民事訴訟的規定,書記員是適用回避制度的,書記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者是當事人親屬的,當事人可以申請書記員回避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案例
2021-02-16網貸逾期多久放棄催收
2020-11-12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分手見面禮要退還嗎
2021-01-22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