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羅馬法認為,債權為連結債權人與債務人之法鎖,變更任何某一端,則債權失其同一性,故認定債權是不可轉讓的。隨著交易日趨頻繁復雜,債權不得讓與理論也逐漸改變。到近代,各國民法均承認債權原則上得為讓與。而在現代社會,一切財產都被視為資本。債權的資本化也成為人們的一般觀念。債權讓與,債之變更的一種,債之變更,乃不變更其本質或曰不變更其同一性,而變更其主體或內容之謂。簡言之,所謂債權讓與,是指合同債權人通過協議將其債權全部或部分地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當事人雙方在約定的范圍內,以簽訂合同的形式,不改變原有債的權利和義務的內容前提下,由第三人代替債權人成為原有債的新債權人,其中債權人稱作讓與人,第三人稱作受讓人。
(二)債權讓與的性質
對于債權讓與的性質,理論上和立法上對此都有不同的觀點,主要的爭論有三種學說:
1.不要因的準物權合同說。此說以德國法為代表,以物權行為理論為基礎。所謂物權行為,是以直接發生物權的變動為目的的行為。此種觀點認為,根據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和無因性規則,債權讓與合同與作為基礎的被轉讓的合同是相分立的,此轉讓行為是不要因的合同。簡言之,這種轉讓是否有原因,該原因有無瑕疵,對合同轉讓的法律效果不產生影響。除非當事人有保留債權的意思或發生其他障礙。
2.要因的買賣合同說。此說以法國法為代表,該觀點認為債權讓與合同是一種要因的買賣合同。既然是買賣合同,轉讓債權就如同轉讓財產的所有權一樣,原債權人把債權作為買賣的標的物出讓給新債權人,新債權人為此應支付一定代價。由于合同轉讓是一種買賣合同,因此,出賣人應對作為買賣標的物的權利在法律上承擔瑕疵擔保的責任,如果原轉讓人不享有權利而轉讓債權,將直接影響轉讓合同的效力。
3.合同說。此說在英美法上成為通說,該觀點認為,債權讓與的是一種合同,讓與權利的合同必須具備下述條件有效:即權利人表示了不需要自己或債務人作進一步的行為立刻轉移權利的意思,他的意思可直接向受讓人或第三人表示。
如果轉讓的是未來的權利,那么就像其他合同一樣,債權轉讓合同必須具有對價。
比較上述的各種觀點以及從我國當前的司法實踐來看,基本上都認為債權讓與關系是一種合同關系。因此,轉讓合同權利應在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達成協議,在轉讓合同權利的情況下,實際上已將合同權利作為轉讓的標的,轉讓合同權利也意味著權利人對其權利實施了處分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價格多少
2021-01-09政府采購資格預審公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9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私人企業疫情期間要發工資嗎
2021-01-03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