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債權轉讓的方式是怎樣的
關于“債權轉讓”,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出過七個判決,其中三個涉及不通知債務人的法律后果,一個涉及債權受讓不得超范圍,其余與金融機構剝離不良資產的相關。
根據《合同法》第80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最高院司法判例卻明確告訴我們,事情不是這樣的。轉讓債權的通知未及時履行,只能作為債務人享有對抗受讓人的權利,而并不影響債權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的債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所謂“債權轉讓”就是讓與人喪失其對債務人享有的債權,而由受讓人取代成為新債權人,通知債務人的目的是使債務人清楚地知道,原債權已經轉移而已。最高院在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二終字第200號某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中,甚至可以看出:原債權人履行通知義務可在嗣后法庭審理中以現場通知方式進行。也就是說,可以在訴訟中當庭通知受讓人,即完成通知義務。
最高院在最高人民法院(2004)民二終字第212號某債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中表明,債權人轉讓債權,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務人享有對抗受讓人的抗辯權。也就是說,雖然原債權人與新債權人的交易達成,但債務人可以不向新債權人履行義務,理由是原債權人未通知。
由于合同的相對性,債權轉讓后,合同效力只及于債權轉讓合同的當事人之間,債權受讓人不得超范圍行使權利。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322號某市政府與某投資公司等借款合同糾紛案中,明確非合同當事人不對本合同承擔權利義務。
最高院的思路應該是這樣的:即使未通知,也傾向于認可轉讓行為有效,但是受讓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人可以以未通知為由進行抗辯。總體而言,最高院的觀點傾向于保護交易流轉,盡量認可債權轉讓合同效力,限制債務人部分權利。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情況下,我們在進行債權轉讓的時候,一定要通知債務人,如果未經通知的話該轉讓對債務人是不發生效力的,在進行轉讓過后就會有其他人成為債務人的債權人。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土地流轉如何改革解決現實問題
2020-12-26關于創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舊房拆遷回遷戶補償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