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朱某于2010年承包了金溪縣某村委會馬路硬化工程,某村委會在工程完工后支付了部分工程款,尚欠工程款37000元。2011年9月13日該村委會法定代表人李某自愿以個人名義向原告出具欠條一份。欠條內容為“今欠到朱某修某村水泥路37000,叁萬柒仟元整,此前所扣條子作廢,政府一事一議款除外。某村委會6個小組,今欠人李某。2011.9.13。”為此朱某起訴到法院,要求該村委會和李某償還該筆欠款,而該村委會認為,該欠條是李某個人行為,與村委會無關,理應由李某個人承擔該筆欠款。
【分歧】
對李某以個人名義出具的欠條如何定性,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李某以個人名義出具的欠條應認定為債務轉移的成立,李某取代村委會債務人的身份,應當承擔還債義務。
第二種意見認為,李某的行為應作為其自愿與該村委會共同承擔此筆欠款的依據,視為并存的債務承擔,與該村委會共同承擔此筆欠款。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債務轉移,是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的合同當事人地位,成為合同當事人,如果他未能依照合同約定履行債務,債權人可直接請求其履行義務和承擔違約責任。由于債務轉移可能損害合同債權人的利益,所以根據法律規定,債務轉移需要另一方合同當事人的同意,否則對一方合同當事人(債權人)不生效力。而并存的債務承擔,是指第三人加入到原有的債的關系中,與原債務人共同承擔債務,即原債務人并不脫離債的關系的一種債務承擔方式。并存的債務承擔將第三人加入債務人之列,而原債務人并未退出,對另一方合同當事人(即債權人)來說并存的債務承擔有百利而無一害,因此其不須債權人同意。
債務承擔本質上也是合同當事人的一種合意,也是基于意思自治下的合同行為,只要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中規定的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等情形的,債務承擔的合意就應該獲得尊重,并依法受到保護。
本案中,村委會的法定代表人李某以個人名義另出具欠條,是基于意思自治下的行為,合法有效。債務的轉移因可能損害合同債權人的利益,需另一方合同當事人的同意,因此本案李某以個人名義另出具欠條也不能損害債權人朱某的利益。對于村委會是否退出債務關系應取得債權人朱某同意,否則不生效力。所以,在沒有證據證明債權人朱某同意這種債務轉移的情況下,不能認定李某以個人名義出具的欠條的行為屬于債務轉移行為,而應認定李某系以個人的名義加入到此種債務關系中,該行為屬于并存的債務承擔。
綜上,李某以個人名義出具欠條的行為構成并存的債務承擔,其應與村委會對該筆欠款承擔連帶責任。
作者:艾小川徐瑤
來源: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立案后多長時間做出
2021-01-04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網上交通違章多久時間處理完
2021-01-21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戶口不在農村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3被拆遷人需要以拆遷補償款支付購房款需提供哪些文件呢
2021-03-15城市房屋拆遷單位管理規定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