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
相關法律規定,我國現行《婚姻法》對夫妻共同債務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目前,在離婚案件的審理中,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問題,主要依據的法律規定來自于兩方面: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巳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后,基于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二十六條:“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應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借貸糾紛案中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還是個人債務的認定,首先應當將《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作為一個基本處理原則,即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按照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同時還有兩個因素需考慮:一是夫妻有無共同舉債的合意,二是該債務有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這兩個因素,屬于基本原則的例外情形。如果一方有證據足以證明夫妻雙方沒有共同舉債的合意或該債務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則該債務可以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涉及婚姻案件處理分析民事審判實務問答》對在離婚案件中,當事人舉出以一方名義借債的欠條認為形成夫妻共同債務,對方以自己不清楚或不是用于共同生活為由抗辯,應如何處理的問題進行了解答。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是:由人民法院對債務形成的有關事實、性質、舉債的用途等綜合審查判決。
借貸糾紛案件中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應當比照上述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適用之。但是,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審理中,如何認定債務人配偶的連帶責任,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
—方借款從事經營活動的。夫妻一方借款從事經營活動的,除該借款是從亊個體工商、農村承包經營活動外,其所擔負的債務,都應以一方是否經對方同意,借款一方所從事的經營收人是否已成為夫妻共同財產為標準來考慮該債務的償付,另一方應否承擔連帶責任。如,夫妻一方為與朋友合伙開辦企業向他人借款,若另一方不知該借款事實,且該合伙企業還未產生效益或借款的一方將企業收入他用。那么,對該債務就不應確定以夫妻共同財產償付。
⑴一方借款是否是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對于該類借款,首先應當了解夫妻一方的借款目的是什么,“為家庭共同生活”有幾種情況:如購買家庭生活必需品(維持生計、解決溫飽〉、藥品或住院治療費用、購買夫妻共同居住的商品房等;“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應包括:一方為與自己有贍養義務關系的人的正常生活費用的借款,如為己方的父母贍養費用的借款;為履行與己方袍撫養義務的了女正常生活、學4所需的借款。一方的借款是否未經對方同意,擅自去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對該類借款,應當考慮夫妻間不當借款權力的行使問題,一方借款未經對方同意,將借款用于資助與其沒奮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以配偶一方是否同意為前提認定是否屬夫妻共同債務。
(2)夫妻智力投資之債。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中-方借款為上大學、出國留學或為學V某項技藝等。對這種夫妻智力投資借款,不能一概而論,應對進行智力投資后夫妻一方或雙方的收益情況而定。比如,一方為另一方出國留學到處籌款,借了大量債務,離婚時一方并未受益,應視為出國一方的個人債務,由出國方自己負責償還。如果一方學習專業技術、技藝后,利用所學之長賺得的錢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其債務也應屬夫妻共同務。
(二)夫妻個人債務的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十七條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個人財產清償:①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②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③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人確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④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歷造假單位是否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1醫療糾紛能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2-13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破產重整還能拿回錢嗎
2021-02-17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