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事故的責任中,有醫療機構承擔完全責任的情形。那么,認定醫療事故完全責任的條件有哪些?在符合哪些條件的情況下,醫療機構需要承擔全部責任?醫療機構承擔全部責任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一、認定醫療事故,必須具備以下五個條件:
1、醫療事故的行為人,必須是經過考核和衛生行政機關批準或承認,取得相應資格的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因診療護理工作乃是群體性的活動,有時構成醫療事故的行為人,也可以是從事醫療管理、后勤服務等工作人員。
2、醫療事故的行為人必須有診療護理工作中的過失。
3、必須是發生在診療護理工作中,也包括為此服務的后勤和管理。
4、給病員造成危害的結果,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即“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
5、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必須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否則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如果在發生多因一果的情況下,必須具體分析各自原因與作用,慎重判定。
二、醫療事故完全責任的認定
在醫療事故爭議中,患者方經常以“如果醫療機構盡到責任,那么患者的損害后就可以避免為由”要求醫療機構承擔完全責任。但患者由于疾病才到醫院求醫,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身傷害很難說與其自身疾病一點關系都沒有,因此,要在現行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體制下認定醫療機構承擔完全責任是很困難的。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案例中,認定為完全責任的案例可以說寥寥無幾。根據權威統計數據在2004年上半年上海市市、區(縣)完成的244例已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中,認定醫療機構承擔完全責任有8例,認定為完全責任的比例約為3%,其中有四例是四級醫療事故,即患者的人身損害后果不構成殘疾或者死亡的醫療事故,也就是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所致的“醫療差錯”。醫療機構容易發生完全責任的科室集中在麻醉科、外科和婦產科。
鑒定專家可以推定醫療事故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在根據舉證責任認定的醫療事故中,醫療事故的責任程度一定推定為“完全責任”,而不可能是其他責任種類。衛生部辦公廳2005年1月21日印發《衛生部關于醫療機構不配合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所應承擔的責任的批復》明確規定:醫療機構違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不如實提供相關材料或不配合相關調查,導致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不能進行的,應當承擔醫療事故責任。患者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判定醫療事故等級及責任程度請求的,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委托醫學會按照《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對患者人身損害的后果進行等級判定,若二級、三級醫療事故無法判定等級的,按同級甲等定。責任程度按照完全責任判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檢察員違法亂紀如何處罰
2020-12-05治安管理處罰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2021-02-02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11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舊房拆遷與危房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8拆遷時房產證有什么用
2020-12-20無證房屋在拆遷補償方面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1門面房拆遷糾紛如何維權
2021-02-02征地補償分配與戶口有什么關系
2021-03-07拆遷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