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逃匯罪的判決書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4 · 774人看過

逃匯罪的判決書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刑事判決書

(2000)高刑終字第185號

原公訴機關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于某,男,34歲(1966年3月2日出生),漢族,出生地吉林省雙陽縣,大專文化,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進出口核銷處主任科員,因涉嫌非法經營于1998年8月21日被羈押,同年9月25日被逮捕;2000年3月29日被取保候審。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常某,男,46歲(1954年4月10日出生),漢族,出生地河南省永城縣,大學文化,**新技術貿易公司總經理,曾任**英康經營中心董事長、**英康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因涉嫌非法經營于1998年9月3日被羈押,同年10月8日被逮捕;2000年3月29日被取保候審。

辯護人權*寧,北京市浩-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史*君,北京市浩-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人羅某,男,42歲(1958年2月9日出生),漢族,出生地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大學文化,瑞得(集團)公司辦公室秘書。涉嫌非法經營于1998年8月21日被羈押,同年9月25日被逮捕;現羈押于北京市看守所。

辯護人王-浩,北京市北-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辯護人楊-健,北京市北-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原審被告人羅某、于某犯非法經營罪;常某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一案,于二○○○年三月二十九日作出(2000)一中刑初字第1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于某、常某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聽取辯護人的意見,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判決認定:

1997年1月至1998年8月,被告人羅某受瑞得(集團)公司及**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的指派,以瑞得(集團)公司的名義,為公司辦理進口計算機業務的手續。在瑞得(集團)公司與**經緯進出口公司簽訂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后,被告人羅某假冒外商簽名,以GeorgeLuo(喬治·羅)在合同號為97FM2500502HK、97FM2500504HK、97FM2500506HK三份外貿合同上外商簽名處簽字,以此三份虛假外貿合同欺騙售匯銀行開具信用證,通過**經緯進出口公司從中國銀行總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為**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騙購外匯美元447.685萬元后匯至境外,將境內瑞得(集團)公司自有外匯美元365萬元非法轉移至境外。1998年5、6月間,被告人羅某在辦理國家外匯管理局規定的進口付匯報審手續時,用報關金額為250萬美元的6張報關單(經鑒定是偽造的報關單)及羅某編造的報審金額為812萬美元的核銷表到國家外匯管理局報審了上述三筆所付外匯。

1998年5、6月間,被告人于某擔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進出口核銷處主任科員,負責進口付匯核銷報審工作。當被告人羅某請求被告人于某以少報多,用250萬美元的報關單報審美元812萬元的付匯金額。以逃避國家外匯管理局審查時,被告人于某違反有關法規,私自將被告人羅某提供的虛假核銷表中的數據輸入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計算機系統內,并在羅某提供的報關單和核銷表上蓋上“已報審章”,予以報審。

1997年至1998年5月,被告人常某在擔任**英康經營中心董事長并直接負責**經緯進出口公司工作期間,在代理瑞得(集團)公司進口計算機業務時,為本單位的利益,不按國家經濟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履行職責,在不見外商、不見進口產品、不見供貨貨主并放任瑞得(集團)公司自帶客戶、自帶貨源、自行報關的情況下,代表**經緯進出口公司與瑞得(集團)公司簽訂代理進口協議、簽訂并同意其負責管理的其他職員簽訂外貿合同。瑞得(集團)公司利用上述所簽虛假合同從售匯銀行騙取外匯美元447.685萬元匯至境外,美元365萬元被非法轉移至境外。為此,**經緯進出口公司獲取代理費人民幣32萬余元及人民幣102萬余元的付款允諾。

案發后,被告人于某、羅某于1998年8月21日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同年9月3日,被告人常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瑞得(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錢*洪,**經緯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麻*娜、業務員趙-蕾、財務人員郭*軍,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賈*恒,大連港務局業務處工作人員林-波,**開發區運利集裝箱公司經理潘虹一的證言;**經緯進出口公司對外付匯197.685萬美元、365萬美元、250萬美元有關的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外貿合同、信用證及所附裝貨啟運單據、銀行手續、公司賬目憑證、對外付匯憑證,**經緯進出口公司收到手續費的說明及相應的記賬憑證等書證;北京海關所作工作說明,羅某用于報審的六張報關單及海關證明材料,瑞得(集團)公司、**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英康進出口公司、**經緯進出口公司的營業執照;羅某、于某、常某的戶籍材料、身份、證明、職務證明;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的對外付匯證明,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鑒定書,國家關于禁止辦理“四自、三不見”業務的有關文件、規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監管暫行辦法及操作程序等規定,抓獲經過,中國**進出口總公司證明材料,瑞得(集團)公司證明材料等書證。

原審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羅某身為國有公司的工作人員,無視國家外匯管理制度,以公司的名義,使用虛假外貿合同,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匯至境外并將境內的外匯非法轉移至境外,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逃匯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于某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正確履行其外匯監督職責,違反有關法規,為存在明顯逃匯等非法嫌疑的報審文件予以核銷,客觀上掩蓋了逃匯犯罪行為,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常某身為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國有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為本公司的利益,在簽訂、履行外貿代理合同過程中,嚴重不負責任,致使其他公司利用其經手和同意簽訂的外貿代理合同大量騙購和逃匯,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羅某在犯罪中系直接責任人員,鑒于其認罪態度較好,以及在犯罪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依法對其酌予從輕處罰;鑒于被告人于某犯罪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有悔罪表現,依法對其適用緩刑;鑒于被告人常某的犯罪情節,案發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認罪態度較好,依法對其適用緩刑。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指控被告人常某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事實清楚,定罪正確,證據確定、充分、應予認定,但指控被告人羅某、于某犯有非法經營罪的部分事實不清,定罪不當。被告人羅某逃匯美元365萬元的事實沒予認定,原審法院根據經庭審質證、認證后確認的證據,對此部分事實予以確認。且被告人羅某的行為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已構成逃匯罪;被告人于某沒有與被告人羅某共謀騙匯的故意和行為,認定其系非法經營罪共犯不當,于某的行為符合玩忽職守犯罪的罪狀,應構成玩忽職守罪,原審法院依法對起訴書上述指控的罪名予以糾正。一審審理中被告人羅某及其辯護人關于羅某的行為不是個人行為,是公司行為的意見,原審法院酌予采納;羅某的辯護人的其他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采信。被告人于某及其辯護人關于于某沒有與羅某共謀騙匯的故意和行為的意見,原審法院酌予采納;于某及其辯護人關于于某無罪的意見不能成立,不予采信。被告人常某及其辯護人關于常某無罪的辯護意見缺乏充分的事實和法律依據,原審法院不予采信。故認定羅某犯逃匯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于某犯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常某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編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在案扣押之BP機一臺(Hotchion673828證號95B048),予以沒收;在案扣押66530美元發還**英康進出口公司。

于某上訴提出,原判定性不準,其在履行職責時沒有放棄監管,只是采取的方式不當;原判依據的管理規定是在事后才實施,與時效原則不符。常某上訴提出,其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原判認定其同意別人簽訂合同與事實不符;其不存在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沒有給公司造成實際損失;其行為不屬于應受刑罰處罰的范圍。常某的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為,常某不是公司法人代表,也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常某對他人簽署兩份合同事先不知道,常某與**公司簽署的三份協議系擔保性質的協議,經緯公司全額收回信用證款未受損失;常某簽署504HK合同的用匯系**公司自有外匯非銀行購匯;且常某對偽造報關單、核銷之事均不知悉,常某的簽約行為與羅某的騙匯行為無必然因果關系;常某簽約時不違反當時實行的法規,且其行為不適用騙匯的司法解釋;**公司未支付三份合同的相關代理費,經緯公司不存在非法所得的問題。原審被告人羅某的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為,羅某不是**科貿公司的領導、決策人,工作系受公司指派,未從中獲利;羅某取送文件并簽名是經外商授權的行為,故原審判決認定其“假冒外商簽名”不符合事實;原審判決認定羅某“欺騙售匯銀行”、“編造外匯核銷表”的事實與實際不符,故請求宣告羅某無罪。

經審理查明:

1997年1月至1998年8月間,原審被告人羅某以瑞得(集團)以司及**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的名義,為該公司辦理進口計算機業務的手續,在瑞得(集團)公司、**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與**經緯進出口公司簽署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后,原審被告人羅某在**經緯進出口公司與“**國際企業有限公司”97FMZ-500502HK、97FMZ-500504HK、97FMZ-500506HK三份外貿合同外商簽名處,以GeorgeLuo(喬治·羅)的名義假冒外商簽名,以此三份虛假合同欺騙銀行開立信用證的手段,通過**經緯進出口公司從開證行中國銀行總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為**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騙購外匯447.685萬美元匯至境外,將瑞得(集團)公司自有外匯365萬美元非法轉移至境外。

1998年5、6月間,原審被告人羅某在辦理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貿易進口付匯報審手續時通過他人結識該局國際收支司進出口核銷處負責進口付匯核銷報審工作的上訴人于某,當羅某請托于某用250萬美元的六張報關單(經鑒定系偽造的報關單)報審812萬美元付匯金額,以逃避外匯管理機關的監管時,上訴人于某違反相關法規,私自將羅某提供的虛假核銷表中的數據輸入本部門計算機系統內,并在羅某提供的報關單“貿易進口付匯到貨核銷表”上加蓋該局“進口付匯核銷監管已報審”章,予以報審。

1997年至1998年5月,上訴人常某在擔任**英康經營中心董事長,全面負責**經緯進出口公司及**英康進出口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期間,在代理瑞得(集團)公司的前述進口計算機業務時,為本單位的利益,違反國家外貿進口代理的規定,代表**經緯進出口公司與瑞得(集團)公司簽署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并簽訂97FMZ-500504HK號外貿合同,**經緯公司其他主管人員依前述委托代理進口協議簽訂97FMZ-500502HK、97FM-500506HK號外貿合同,瑞得(集團)公司利用上述所訂虛假外貿合同開立信用證后從售匯銀行騙購外匯447.685萬美元匯至境外,自有外匯365萬美元被非法轉移至境外。

案發后,上訴人于某、原審被告人羅某于1998年8月21日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同年9月3日,上訴人常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以上事實有下列經原審法院開庭時舉證、質證的證據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1瑞得(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錢*洪的證言證實,其以瑞得(集團)公司的名義與**經緯公司的常某簽訂委托代理進口協議的經過;羅某在公司的任職情況及辦理此項業務中的作用。

2**經緯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麻*娜的證言證實,其在該公司代理**公司進口計算機業務時,在不知外商也未見外商的情況下簽訂外貿合同的情況。

3**經緯進出口公司業務員趙-蕾的證言證實,其所在公司代理**公司進口計算機業務簽訂委托代理協議、外貿合同、開立信用證的情況及常某、麻*娜、羅某等人在此過程中的地位、作用。

4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賈*恒的證言證實,付匯核銷具體程序、目的、方法、步驟以及“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監管暫行辦法”的制訂。

5?大連港務局業務處工作人員林-波、**開發區運處集裝箱公司經理潘虹一的證言,分別證實B/LNo?HLC97020125提單上載明的YUNFENG海運船于1997年2月19日進入大連港,該船上沒有該提單載明的貨物;證實B/LNoHLC97050665提單上載明的SUISUNNo99海運船在1997年5月13日沒有到大連港。

6?**經緯進出口公司財務人員郭*軍的證言證實,對外付匯后郭向羅某催要進口貨物報關單,羅某只拿來250萬美元的六張報關單,郭*軍去外匯局辦理報審未成,后羅某持該六張報關單找于某辦理的報審。

7?**經緯進出口公司、**公事對外付匯197.685萬美元、365萬美元、250萬美元相關的委托代理進口協議、外貿合同、信用證及附隨單據、文件、銀行手續、公司賬目憑證、對外付匯憑證等書證證實,上述三份外貿合同的簽訂、信用證的開立及對外付匯后外匯被騙購、逃匯的運作過程。

8?北京海關工作說明證實,在對**經緯公司有關材料進行檢查時沒有外商給羅某的委托書。

9?羅某用于報審的六張報關單及海關證明材料、報關單鑒別證明書證實該六張報關單是偽造的;核銷表二份及文檢鑒定書證實核銷表系羅某填寫。

10?瑞得(集團)公司、**瑞得科技貿易發展公司、**英康進出口公司、**經緯進出口公司的營業執照等證實上述公司的性質、法定代表人、經營范圍等情況。

11?羅某、于某、常某的戶籍證明、身份證明、任職情況證明證實上訴人、原審被告人的姓名、身份、職務等自然情況。

12?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的證明證實**經緯公司申請開立信用證及對外付匯情況。

13?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鑒定書證實,委托代理進口協議是常某和錢*洪所簽;外貿合同中方簽字是常某、麻*娜所簽,“外商”是羅某用英文GeorgeLuo所簽。

14?國家外經貿部及有關局關于在出口企業及外貿公司代理進口業務中禁止“四自三不見”及采取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禁止的其他手續代理進口業務的相關文件、規定。

15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貿易進口付匯核銷監管暫行辦法及操作程序等規定。

16抓獲經過和中國**進出口總公司、瑞得(集團)公司的證明材料等書證證實上訴人、原審被告人被抓獲及平時表現情況。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對上述證據未提出異議,亦未提出新的證據。上訴人常某的辯護人向二審法庭提供的莊*林等人的證言及瑞得(集團)公司出具的未收取代理費的書證與檢察機關向原審法院提供的證據并不矛盾,本院對上述證據予以確認。

對于上訴人于某上訴提出原判認定其具有玩忽職守行為不準確,其在履行職責時沒有放棄監管,只是采取的方式不當的辯解,經查,上訴人于某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負責外匯進出口核銷監管職責,當羅某請托其用少量報關單核銷大量對外付匯時,在其發現六張報關單可疑時不僅放棄查證監管而且將該公司的假核銷表錄入計算機數據庫內并加蓋報審章的行為,已客觀上掩蓋了逃匯犯罪行為,故原判以玩忽職守罪對其定罪準確。

對于常某上訴提出其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原判認定其同意別人簽訂合同與事實不符。其辯護人所提常某不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常某對該兩份合同簽署事先不知道的上訴理由及辯護人的辯護意見本院酌予采納;對于常某上訴提出其不存在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沒有給公司造成實際損失的辯解及辯護人提出經緯公司全額收回信用證款未受損失的辯護意見,經查,常某代表**經緯進出口公司與**公司簽署委托進口協議并簽訂涉案的97FMZ-500504HK號外貿合同過程中疏于審查,**經緯公司其他主管人員依委托代理進口協議簽訂了二份外貿合同,該三份合同及對應開出的信用證合同間接導致對方公司依此騙購外匯和逃匯,雖未造其所在公司造成實際經濟損失,但因其失職行為而致使國家外匯流失,使國家利益遭受損失,故上訴人的辯解及辯護人的辯護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對于常某的辯護人提出常某與**公司簽署的三份協議系擔保性質的協議;常某簽訂的合同系**公司自有外匯付匯;常某對**公司逃匯行為不明知的意見,經查,常某代表**經緯公司而非**英康經營中心簽署的三份委托代理進口協議;**經緯的業務人員據此擬制三份外貿合同、開出信用證,故該委托代理進口協議不是單純的擔保性質的協議;常某簽署的504HK合同的用匯系**公司自有外匯非銀行購匯的理由與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并不矛盾;常某簽署三份委托代理進口協議、簽訂一份外貿合同后,其雖對后續行為不知悉,但該協議間接導致騙購外匯和逃匯行為的發生,故不影響其由于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犯罪的成立,對其辯護人的上述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常某的辯護人還提出**公司未支付三份合同的相關代理費,**經緯公司不存在非法所得問題的理由本院酌予采納。

對于原審被告人羅某的辯護人所提羅某非**公司的領導和決策人,僅是公司普通職員,工作系受公司指派未從中獲利的辯護意見,經查,羅某系**公司職員,其實施了在虛假外貿合同上假冒外商簽字,代表**公司出具訂貨單,在信用證開立后,在部分銀行付款通知上簽字確認,事后提供假報關單、填寫核銷表,請托國家工作人員對其參與的逃匯、騙購外匯的數額予以報審核銷的行為,顯系單位犯罪的直接責任人員,原審法院以逃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于法有據。羅某的辯護人還提出羅某取送文件并簽名是外商授權行為,經查,沒有證據證實;其辯護人還提出原判認定羅某“欺騙售匯銀行”、“編造外匯核銷表”的事實與實際不符,經查,原判認定該節事實,既有羅某在中國銀行發出的簽名同意承兌的即將付款通知書,亦有羅某填寫假核銷表及北京市公安局對該核銷表所作的文檢鑒定書等證據證實,故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缺乏證據支持,本院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上訴人于某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正確履行其外匯監管職責,違反本部門的規定,為單位逃匯的報審文件予以報審核銷,掩蓋他人逃匯犯罪行為,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上訴人常某身為從事對外貿易活動的國有進出口公司的主管人員,為本公司的利益,致使其他公司利用其簽訂的外貿代理協議、外貿合同逃匯并間接導致騙購外匯的發生,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原審被告人羅某身為國有公司的工作人員,無視國家外匯管理制度,以公司的名義,使用虛假的外貿合同、信用證合同,向開證銀行騙購外匯匯至境外并將企業自有外匯非法轉移至境外,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逃匯罪;依法均應予懲處。原審法院鑒于羅某認罪態度較好,以及在犯罪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依法對其酌予從輕處罰適當;鑒于于某犯罪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有悔罪表現,依法對其適用緩刑適當。原審法院根據羅某、于某、常某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所作出的判決,定罪正確,對羅某、于某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鑒于常某的犯罪情節較輕及本案的具體情節可對其免予刑事處罰。于某上訴提出,其行為發生在1998年6月初,原判依據的法律是在此后才實施,與時效原則不符的上訴理由,經查,于某的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原審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定罪量刑正確。常某及其辯護人提出原判適用法律不當的辯解和辯護意見,經查,常某的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七條的規定,原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第一款及相關司法解釋,對其定罪及適用法律正確,但其辯護人所提常某的行為不適用騙匯的司法解釋的理由正確,本院酌予采納。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一百九十條、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第一百六十七條、第七十二條第一款、第六十一條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一中刑初字第1號刑事判決的第三項中對被告人常某的定罪部分及第一、二、四項,即:被告人羅某犯逃匯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被告人于某犯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在案扣押之BP機一臺Hotchion673828證號95B048)予以沒收。在案扣押美元六萬六千五百三十元發還**英康進出口公司。

二、撤銷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0)一中刑初字第1號刑事判決第三項中被告人常某的量刑部分。

三、上訴人常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免予刑事處罰。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曹*安

審判員李*新

代理審判員張*良

二○○○年八月四日

書記員槐-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逃匯罪的相關法律知識,逃匯罪指的是逃脫關于外匯的罪名,是屬于經濟犯罪,他的判決書內容與一般的刑事案件的判決書是不同的,相信看過上文之后你已經知道這一點了,想要了解的更多,也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曹輝

曹輝

執業證號:

14301201511426223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

簡介:

曹輝,湖南大學法律碩士,執業律師。 ????了解并熟悉合同起草及審核修改、招標與投標、勞動人事等公司業務,能進行公司法律事務的協調與處理。承辦婚姻家庭、債權債務、合同糾紛等案件,熟悉辦案流程及文書寫作。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曹輝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山县| 东港市| 咸阳市| 呼玛县| 姜堰市| 萨迦县| 桐乡市| 无棣县| 宜阳县| 乐陵市| 会昌县| 偃师市| 林甸县| 广灵县| 济南市| 龙海市| 徐汇区| 苏尼特左旗| 武城县| 左云县| 禄丰县| 渑池县| 井冈山市| 牡丹江市| 普定县| 都昌县| 鹤岗市| 桃园市| 油尖旺区| 富宁县| 龙泉市| 文安县| 南木林县| 灵宝市| 柞水县| 浮梁县| 望都县| 砚山县| 高阳县| 怀化市| 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