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責任的劃分問題,一直以來是一個比較容易引起糾紛的問題,而且醫療損害責任參與度的劃分是有一定的法律依據的。那么,醫療損害責任參與度劃分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呢?法律上做出了哪些規定呢?下面,小編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的法律知識的介紹。
醫療損害責任參與度劃分的法律法規
《侵權責任法》第七章對醫療損害責任明確作出以下規定。
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并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七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第六十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于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按照《侵權責任法》的上述各項規定,醫療損害責任歸責原則適用的是過錯責任或者過錯推定,醫療機構只要因過錯造成醫療損害或者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就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而不是承擔相應的或者適當的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并沒有將自身體質與所患疾病歸咎于患者,實際上患者因病就醫診療本身并不構成過錯,也不應當被視為過錯。按照過錯責任制,無過錯則無責任,故患者不應當成為承擔醫療損害責任的主體。患者只有在《侵權責任法》第六十條規定的情形下,才自行承擔責任,而免除醫療機構的責任。
綜上所述,關于醫療損害責任參與度劃分,我們要注意,醫療人員有責任救死扶傷,但是患者也一定要配合醫療人員進行治療,對于不配合或者偽造病例等情況,患者也是要受到相應的懲罰的,而且,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吉林律師。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訴訟時效
醫療損害的賠償責任有哪三種
誰來承擔醫療損害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藥品醫療事故案例分析
2020-11-09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終止租房合同須提前多久通知
2021-02-15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商業秘密的網絡保密方法有哪些
2021-03-25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
2021-01-26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怎么申請交通案件支付令
2020-11-23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