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每天都在發生著大量的商品、貨物或服務等各種類型的購銷經濟活動,大部分購銷交易都會相應訂立合同,而交易方在合同簽訂、履行和終止等不同階段出現爭議后,如果不能達成一致就只有通過訴訟渠道解決,那么,購銷合同糾紛訴訟管轄權如何確定呢?
為便于當事人訴訟和人民法院審判,減少案件管轄權爭議,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轄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并明確規定,“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執行,本院以前有關購銷合同履行地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該規定對以前有關的司法解釋作了重大的修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司法解釋,共規定了三項內容:
1、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當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確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約定的貨物到達地、到站地、驗收地、安裝調試地等地,均不應視為合同履行地。
2、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或交貨地點,但在實際履行中以書面方式或雙方當事人一致認可的其它方式變更約定的,以變更后的約定確定合同履行地。當事人未以上述方式變更原約定,或者變更原合同而未涉及履行地問題的,仍以原合同的約定確定居行地。
3、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履行地點、交貨地點未作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或者雖有約定但未實際交付貨物,且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以及口頭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確定案件管轄。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轄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是一項關于人民法院案件管轄問題的程序性規定。不論購銷合同是在該規定生效前簽訂的還是生效后簽訂的,凡在該規定生效后起訴到人民法院的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適用該規定,而不再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的規定。
綜上所述,關于購銷合同糾紛訴訟管轄權的問題,按照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根據合同的履行地點或交貨地點來確定管轄權,如果這兩種地點以書面或合同各方認可的形式進行了變更,根據變更后的地點確定管轄權,對沒有合同履行、交貨地點,或沒有實際執行、口頭合同,則不適用該項規定。
購銷合同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購銷合同欠款糾紛有哪些證據
購銷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職工集資建房政策有什么規定嗎
2021-03-21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承包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28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