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每天都在發生著大量的商品、貨物或服務等各種類型的購銷經濟活動,大部分購銷交易都會相應訂立合同,而交易方在合同簽訂、履行和終止等不同階段出現爭議后,如果不能達成一致就只有通過訴訟渠道解決,那么,購銷合同糾紛訴訟管轄權如何確定呢?
為便于當事人訴訟和人民法院審判,減少案件管轄權爭議,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轄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并明確規定,“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執行,本院以前有關購銷合同履行地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該規定對以前有關的司法解釋作了重大的修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司法解釋,共規定了三項內容:
1、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當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確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約定的貨物到達地、到站地、驗收地、安裝調試地等地,均不應視為合同履行地。
2、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履行地點或交貨地點,但在實際履行中以書面方式或雙方當事人一致認可的其它方式變更約定的,以變更后的約定確定合同履行地。當事人未以上述方式變更原約定,或者變更原合同而未涉及履行地問題的,仍以原合同的約定確定居行地。
3、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履行地點、交貨地點未作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或者雖有約定但未實際交付貨物,且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以及口頭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不依履行地確定案件管轄。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轄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是一項關于人民法院案件管轄問題的程序性規定。不論購銷合同是在該規定生效前簽訂的還是生效后簽訂的,凡在該規定生效后起訴到人民法院的購銷合同糾紛案件均適用該規定,而不再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的規定。
綜上所述,關于購銷合同糾紛訴訟管轄權的問題,按照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根據合同的履行地點或交貨地點來確定管轄權,如果這兩種地點以書面或合同各方認可的形式進行了變更,根據變更后的地點確定管轄權,對沒有合同履行、交貨地點,或沒有實際執行、口頭合同,則不適用該項規定。
購銷合同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購銷合同欠款糾紛有哪些證據
購銷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有權利簽訂征地協議嗎
2020-12-12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有哪些問題必須知道
2021-02-17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不同意的話可以強拆嗎
2021-02-01街道辦組織征地拆遷,簽補償協議,他們是合法主體嗎
2020-12-25房屋拆遷補償金額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1-03-13公房拆遷如何確定補償權利人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