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對于民事糾紛,若想要通過訴訟的途徑去解決,那就要遵守它的時效限制。那么,在法律上,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一般有多長呢?起訴要在訴訟時效的期限內,這是當事人必須要做到的,但更重要的是舉證,那對于合同糾紛訴訟應該要怎么舉證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陳述。
一、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長
訴訟時效就是指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間不行使自己的權利即喪失了請求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也就是說,合同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不起訴的便失去了勝訴權。更進一步說,如果超過了訴訟時效再來起訴,法院將不再支持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當然,如果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對方當事人自愿履行的,可以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合同作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一種,訴訟時效適用于民法通則中一般的時效規定,即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訴訟時效為1年;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訴訟時效為1年;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訴訟時效為1年。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訴訟時效的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另外,民法通則還規定了訴訟時效的中止和中斷。訴訟時效的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情況。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二、合同糾紛訴訟要怎么舉證
1、一般情況下實行“誰主張,誰舉證”起訴方負責舉證責任。《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出證據。”在一般情況下當事人需要自己舉證用證據證明自己在訴訟中所提出的主張。
2、對于某些特殊案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由于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限于客觀原因難以或無法提供證據證明自己的主張,若仍采舉證責任的一般規定,勢必損害原告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難以維持公正。為此,需要作出特別規定,將引起權利發生的個別法律要件事實交由對方(否認權利存在的一方)負責舉證證明其不存在,否則即推定該要件事實存在。再通俗地講,就是將某些舉證責任反過來,“我主張、你舉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民事證據規則》第4條規定以下特殊情況實行舉證責任倒置:
(1)因新產品制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制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個人對其產品制造方法不同于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
(2)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3)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4)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對其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6)因缺陷產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7)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8)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有關法律對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3、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在法律界,有句話叫“打官司就是打證據”,從這句話中,相信您應該已經看出了證據的重要性。因此,當您就您的合同糾紛取證遇到困難時,建議您最好是及時的去咨詢有關合同方面的專家律師,讓專業的為您提供有效的幫助。
合同糾紛由哪個法院管轄?
怎么就合同糾紛確定管轄法院
合同糾紛保存證據怎么操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侯學超律師,畢業于鄭州大學法學院,現為浙江同舟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曾從事多年的企業法務工作,處理了大量的民商事糾紛,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訴訟技巧,能夠針對具體案情做出具體分析并制定相應的策略,努力為每位當事人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自執業以來秉承誠信、謹慎、嚴謹、細致的執業理念,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維護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擅長領域:民商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公司治理與股權糾紛等。 咨詢電話:13780097531(微信同號),來律師事務所面談時,請提前預約。 辦公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高新區江南路666號寧興大廈8樓。
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模擬拆遷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1-26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款怎么分割,誰有權分割,如何分配
2021-01-04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3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國有企業職工住房拆遷補償
2020-12-27青島市征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暫行規定和維權
2020-11-18有關于果樹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房屋拆遷委托合同要如何寫
2020-12-05征地拆遷給的補償過低應該怎么辦,如何能夠獲得合理補償
2020-11-27有宅基地,沒有房屋拆遷有補償嗎
2021-02-06征地拆遷維權律師何時介入才最有利呢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