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期限是多久?
醫療糾紛的種類較多,醫療糾紛訴訟中涉及的法律關系也較為復雜,因此權利人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選擇訴訟案由,即醫療侵權糾紛和合同違約糾紛。選擇的角度不同,則法律所規定的訴訟時效也就不同。對于醫療侵權糾紛,則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而對于合同違約糾紛,則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患者如與醫院發生糾紛后欲追究醫院侵權責任的訴訟,適用特殊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為1年;如把醫療糾紛作為一種醫療合同糾紛,則適用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但在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受理醫療糾紛案件大多以醫療侵權糾紛受理。因此作為患者及其家屬,在發生醫療糾紛后,一定要注意訴訟時效的規定,不僅有利于證據的收集,也可避免因超過訴訟時效而使自己喪失勝訴的權利。
二、醫療事故處理方式有哪些?
1、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1條規定:“病員及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醫療事故或事件的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時,可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處理。”所謂“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是指病員或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診療護理過程中發生的病員死亡、殘廢等不良后果,在認識上不一致,即在定性上有不同認識,以及雙方在認定性質上無分歧,即都認為屬于醫療事故,但在處理上卻各持不同意見。即使如此,當醫療事故或事件發生后,也首先要通過醫療單位和病員或其家屬自行協商的方式予以確認和解決,而不應跨越這一步驟直接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2、衛生行政部門的處理。醫療事故糾紛,經醫療單位和病員及其家屬通過自行協商,對醫療事故的確認(即定性)和處理不能達成協議時,應由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之后,由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處理。
3、訴訟解決。所謂訴訟解決,是指通過人民法院的審理來解決醫療事故糾紛。訴訟解決可分為民事訴訟解決、刑事訴訟解決和行政訴訟解決三種途徑。
綜上所述,醫療事故往往導致患者受傷,嚴重者致人死亡,通常情況下,雙方協商是不行的,直接發起訴訟效果更好些。走法律程序的話,處理時間最長是兩年。處理醫療事故,患者應當做一個司法鑒定,明確傷殘情況,保留好診斷書等材料,積極參與訴訟。
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
最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由哪個部門負責?
醫療事故最高賠償金額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保障執法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2021-01-11擔保人要對私下約定的利息負擔保責任嗎
2021-02-05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