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合同糾紛作為民事糾紛中的一種,一般來說,適用兩年的訴訟時效,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二、投資合同糾紛怎么解決?
1、協商
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合同糾紛,是指合同糾紛的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約定,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達成和解協議,自行解決合同糾紛的一種方式。
2、調解
合同糾紛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自愿在第三者(即調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由第三者對糾紛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明勸導,促使他們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的活動。
3、仲裁
仲裁也稱公斷。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據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或自愿達成的仲裁協議,按照法律規定對合同爭議事項進行居中裁斷.以解決合同糾紛的一種方式。
4、訴訟
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糾紛后,解決爭議的方式有4種:即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仲裁方法由于比較靈活、簡便,解決糾紛比較快,費用又比較低,所以很受當事人歡迎。但是,如果當事人一方不愿仲裁,則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而只能采用訴訟的方式來解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所以,訴訟是解決合同糾紛的最終形式。
綜上所述,個人在投資項目的時候,會和項目方簽訂投資合同,規定好雙方的權利義務。如果發生糾紛,雙方協商不能很好解決,不想調解仲裁的,可以直接起訴。目前合同糾紛適用于民法總則中的普通時效,從糾紛發生之日起計算到第三年。
擔保物權與訴訟時效
同居財產糾紛訴訟時效有多久
不當得利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長期不在農村居住就是空掛戶了嗎,土地補償也沒有了嗎
2021-03-10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人身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2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再保險
2021-01-27房屋拆遷補償一個人多少個平方
2020-12-22快拆遷了能辦的到營業執照嗎
2021-02-07當宅基地遭遇拆遷或動遷利益要怎樣分割
2020-12-23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措施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