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返還財產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在合同解除返還原物,因該物權返還請求權自合同解除生效之時產生,其訟時效期間的起算點應為合同解除生效之時。因解除合同,產生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在協議解除的情況下,當事人有損害賠償的約定時,依其約定。當事人未采取補救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等情況下,其起算點為損害賠償責任成立的次日 。
二,合同解除后的違約責任還需要承擔嗎
合同解除后,合同關系解除,就不存在違約責任。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所以,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也不表現為違約責任,而是一種民事責任,主要包括不當得利返還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
三,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九十四條規定了合同解除的情形,盡管對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沒有明確,但結合民法理論其立法本意應作如下理解:
(一)在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的情形下,合同當事人均是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
(二)在當事人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只有約定享有解除權的合同當事人才能行使解除權;
(三)在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情況下,當事人雙方均具有解除合同的權利,也就是合同雙方均可以成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
(四)因當事人一方違約行為,具體包括預期違約、遲延履行和根本違約等其他違約行為,導致合同解除的情形;只有守約方才享有合同解除權,也就是當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有違約情形時,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合同解除權,不能直接產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如若要解除合同,只能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對合同是否解除進行裁判。
合同的解除存在一定的財產歸還,有關的時間的限制需要自己積極的了解有關規定,進而保障自己的權益維護在有效的區間,但是最為重要的是有關的當事人需要學會合理的應對,確保相關的問題處理會較為直接,減少不必要的程序操作,維護自己的權益。
合同履行的抗辯權不包括哪些內容?
最新勞動合同書怎么填寫
銷售合同簽訂有什么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暴力到什么程度可以起訴
2020-12-21如何用法律的手段制裁網絡暴力
2021-03-18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擔保合同有哪幾種成立方式
2021-02-19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