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損害分類及歸責原則
1、醫療技術損害
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病情的檢驗、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治療措施的執行,病情發展過程的追蹤以及術后照護等醫療行為,不符合當時既存的醫療專業知識或技術水準的過失行為。醫療技術損害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一般情況下,證明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存在技術損害要件,須由原告即受害患者一方承擔舉證責任,即使是醫療過失要件也由受害患者一方負擔。
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存在特殊情況,即在法定情形下直接推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有過錯。《侵權責任法》第58條規定: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2、醫療倫理損害
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各種醫療行為時,未對病患充分告知或者說明其病情,未對病患提供及時有用的醫療建議,未保守與病情有關的各種秘密,或未取得病患同意即采取某種醫療措施或停止繼續治療等,而違反醫療職業良知或職業倫理上應遵守的規則的過失行為。 醫療倫理損害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直接推定醫療機構的過失,除非醫療機構能夠證明自己已經履行了相應義務,否則應當就其醫療倫理過錯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3、醫療產品損害
指醫療機構在醫療過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以及血液及制品等醫療產品,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醫療行為。《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九條規定: “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對于醫療產品損害責任,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無論醫療機構或者醫療產品的制造者、銷售者是否具有過錯,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醫療損害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存在醫患關系
患者對其與醫療機構之間存在的醫患關系負有舉證責任。患者應提供掛號單、交費憑證、病歷、出院證等單據證明與醫院之間存在醫患關系。
(二)醫方存在過錯醫療行為,包括:
1、違反醫療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實施診療活動;
2、違反相關診療技術規范實施醫療行為;
3、未盡與當時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注意義務;
4、未盡法定告知義務及知情同意義務;
5、未盡法定的病歷管理義務;
6、未盡使用合格醫療產品實施醫療活動的義務;
7、未盡合理檢查義務;
8、未盡保護病人隱私義務。
(三)醫方的上述過錯造成患者以下損害后果:
1、死亡。
2、身體損害。
身體損害應當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組成人的身體的軀干、肢、組織及器官受到損害使其正常功能不能得到發揮的。二是雖然表面上并未使患者的肢體、器官受到損壞,但卻致其功能出現障礙。如大腦受藥物刺激造成的精神障礙。
3、精神損害。
精神損害,是指醫療損害所導致的受害人心理和感情遭受創傷和痛苦。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依法對患者所遭受的精神損害進行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范圍
2021-03-16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24住改非拆遷補償歸誰所有
2020-12-31房屋拆遷補償是按人頭還是按面積
2021-02-12租期內營業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8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0-12-31動遷簽完字錢多久到賬
2020-12-06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0-11-16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9違法建筑被拆都需要什么程序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