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人是否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擔保人不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先履行抗辯權行使
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表現為當事人在履行期屆至時,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這種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可以表述為“保留自己的給付”,也可以表述為“中止履行合同義務”。行使履行抗辯權,是否需要向對方作明確的意思表示是否應當及時通知另一方,應區別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規則。
第一,當因對方不履行合同義務而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時候,可以不通知對方。因為不通知對方,不會因為未通知而給對方造成危害。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表現,是屆期不履行債務,此時應推定在先履行的一方了解另一方是在行使自己的對抗權利。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而未通知另一方并不構成合同責任。這不同于行使不安抗辯權。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要及時通知另一方當事人。
因為,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是依照合同或法律負有先履行義務的方當事人。通知對方,使對方有一舉證的機會或能及時采取減損措施。對于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者來說,負有后履行的義務,對方負有先履行的義務。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因故不能履行,應當通知負有后履行義務的一方。如果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沒有一履行義務而要求另一方履行,后者應當將拒絕的意思明確通知對方。當然,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一方也可以主動通知對方,要求其實際履行合同。
第二,當負有一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履行有重大瑕疵時,或只履行一部分時,依誠實信用原則,另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應當通知對方,給對方舉證、解釋、改正的機會,防止損失的擴大。因為,在先履行的一方,有時可能不了解自己履行的效果。比如,合同約定甲方1月2日發貨,乙方3月1日付款。乙方在收到貨物時,發現貨物與合同約定嚴重不符,他可以在履行期屆至時,拒絕付款,同時通知對方,對方可以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先履行抗辯權消滅
先履行抗辯權依存于合同的履行效力,不可能永久存續。當先期違約人糾正違約,使合同的履行趨于正常,滿足或基本滿足另一方的履行利益時,先履行抗辯權消滅。行使履行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及時恢復履行,否則構成違約責任。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無效果時,可根據法定條件通知對方解除合同。合同解除,視合同自始無履行效力,使依合同產生的先履行抗辯權消滅。合同撤銷,履行效力消滅,也無履行抗辯權可言。合同無效,無履行效力,不產生先履行抗辯權,但可產生權利不成立或消滅的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交通事故?
2020-11-08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的內容包含有哪些
2021-01-16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