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制醫療如何出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四條規定: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強制醫療的決定機關為人民法院,執行機關為公安機關。具體而言,人民法院負責強制醫療決定書的作出,公安機關負責強制執行。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提出的解除強制醫療申請被人民法院駁回,6個月后再次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從此規定而言,在法院作出強制醫療裁定6個月內屬于強制醫療的期限。
二、強制醫療的條件
1,無刑事責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障礙人根據近現代刑事責任理論,精神障礙人實施刑法所禁止的行為,造成危害結果,如果是因精神病態作用,而使其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的情況下導致的,對其不應追究刑事責任,而是采取強制醫療的措施。許多國家都在刑法中規定了對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障礙犯罪人適用強制收容或確規定,適用強制醫療的人是:患有精神疾病,并且在行為時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即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障礙人。對這類精神障礙人實施強制醫療當然是十分必要的。他們由于受精神病態的作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的行為,對社會造成了嚴重危害,雖然其行為構成刑法意義上的犯罪行為,不負刑事責任,但是為了有效地防止其再度危害社會,保護社會的利益,應當對其實行強制醫療。對于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障礙人是否可以適用強制醫,我國現行刑法沒有作出明確規定,筆者認為也應將這類精神障礙人納入強制醫療的對象范圍。這類精神障礙人由于精神病態的緣故,不能完全辨認或者控制自己的行為,屬于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法律規定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這類精神障礙人在宣告刑罰的同時也可以宣告強制醫療,執行的順序可以是先實行強制醫療,再執行刑罰。強制醫療的時間計入刑期,強制醫療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2,無受審能力的精神障礙犯罪人這類人是指在實施危害行為時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但在訴訟過程中精神活動失常,喪失受審
能力,這類人通常已是刑法意義上的犯罪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由于患有精神疾病而使其具有了特殊性。對于這種情況,我國法律沒有規定。筆者為,對此類精神障礙犯罪人可先由司法機關中止訴訟,然后再根據其所患精神疾病的類型、特點以及預后等情況作出進一步處理。如果被告人出現諸如反應性精神病、癔病、癲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等間歇性精神障礙的,在發作當時,可以暫時中斷訴訟,進行必要的醫療,一旦精神狀況恢復,即繼續進行原訴訟。若被告人所患的精神疾病屬于嚴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等),病程遷延、預后不良,現代醫學技術不可能使其恢復或在短期內恢復受審能力的,為了保護被告人的人身權利和維護他人及社會的安全,可以對其適用強制醫療,原有訴訟可予終止。
3,無刑罰承受能力的精神障礙犯罪人在司法實踐中,有一些人在實施危害行為時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或者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但在判決后或在服刑過因精神障礙而無承受刑罰能力,讓他們服刑,既不符合人道主義精神,也不能使刑罰產生應有的作用,而且還會給刑罰的執行帶來困難,但又不能一放了之。多數國家的法律對這種情況都作了規定,即對這類無服刑能力的精神障礙犯罪人不予收監,而是先進行強制醫療,待恢復服刑能力后再送監執行刑罰。強制醫療的時間計入刑期,強制醫療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工傷鑒定標準
2021-01-25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
2021-01-30飛機上乘客死亡如何處理
2020-12-05無期徒刑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15同等責任書我簽字了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20電子商務法全文內容是怎樣的
2021-02-03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