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簡單的來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履行合同或者簽訂合同的過程中間,通過隱瞞真相、設定陷阱、虛構事實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所以在大家與他人簽訂合同的時候要注意合同詐騙的情況。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合同詐騙的預防方法的內容。
1.應以是否超過經營范圍為標準判斷項目的真實性。
在與對方商談合作項,詳細了解對方的經營范圍。如果對方在合作項目中的行為,超出其工商登記核準的經營范圍,則對方的行為至少是違法的,應引起高度重視,必要時可向法律專業人士咨詢。切忌腦子一熱,一擲千金的行為。
2.認清合同公證和見證的內容。
一般而言,公證和見證的內容,只是可以證明雙方在合同上的簽名是真實的。簽名的真實并不必然是合同本身內容的真實。因此,簽訂合同時應多留個心眼,不要輕易被合同外在形式所蒙蔽。
3.核實對方人員、單位的真實性。
對于首次交易的對象,廠商們應通過查驗身份證或前往工商局查詢資料來核實對方人員、單位的真實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虛假身份和單位行騙。
4.注意交易過程中的反常現象。
雖然不法分子想出了不少較為隱蔽的詐騙方法,但在實施過程中并非無跡可尋,這就需要商家們在交易過程中多幾個心眼,注意一些反常現象,例如幾次交易后突然增加交易量、交接貨物時拖延時間、對方人員提供情況相互不符、頻繁變換聯系方式等等。最大限度避免出現人貨分離的情況。不法分子想騙取貨物,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想方設法讓送貨人與貨物分離,在拖住送貨人的同時,其同伙將貨物暫時藏匿。所以,供貨方在送貨時,如未收到足夠的貨款,應避免人貨分離,給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機。
5.充分利用政府職能部門及金融系統資源,及時核實用于抵押物品、票據的真實性。
在交易過程中,如果碰到對方以房產、貨物、票據作為抵押的情況,應該盡快通過房產、銀行等部門核實用來抵押物品的真實性及是否重復抵押,降低受騙幾率。
6.對那些不熟悉的購貨人,盡量避免收取其開出的“遠期支票”。
因為利用“空頭期票”實施詐騙是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他們往往利用支付貨款的“檔期”,轉移貨物后逃匿或者將貨物銷售一空后潛逃。
希望能夠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您在合同方面還有什么其他的疑問,您可以在律霸向合同事務方面的專業律師進行提問。
合同詐騙罪能判幾年?
合同詐騙罪罪輕辯護詞
合同詐騙是什么?如何預防合同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可以請求懲罰性賠償嗎
2021-02-24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