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糾紛案的訴訟時效是多長?
由于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發生的爭議一般都比較復雜、涉及的標的額也較大,為了更有效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合同法對這類合同發生爭議提起訴訟或者仲裁的期限規定為4年。相比國內同類案件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要長。
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期限的起算點,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其他合同爭議的訴訟時效主要有如下兩類:一是,如關于某類合同無單行法專門加以規定的,應適用民法通則第135條、第136條的規定,即一般應為兩年。下列情形為一年:
1、在買賣合同中,出賣人出售不合格產品未聲明的(合同法已將這種情況的訴訟時效規定為兩年);
2、在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3、在保管合同中,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二是,如果單行法對某類合同有專門規定的,適用該單行法的規定。其訴訟時效自然也適用單行法的規定。
關于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具體而言,有如下幾種情況:
(1) 合同請求權系附條件、附期限的,應從停止條件成就,始期到來時起算。
(2) 如合同規定有履行期限的,應自履行期限屆滿時起計算。
(3) 如合同沒有規定履行期限的,應從權利人可以行使權利之時起計算。
(4) 合同無效或合同被撤銷后的返還請求權,應自合同被確認為無效或被撤銷時起計算。
(5) 如合同的標的為不為的,其訴訟時效自合同義務人違反不為義務時起計算。
(6) 因違約行為而產生的強制實際履行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和違約金請求權。
應自違約行為成立時起計算。 權利被侵害后,因特殊情況而同時適用一般訴訟時效期間與長期訴訟時效期間,發生訴訟時效期間的競合時,應適用長期訴訟時效。關于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及延長等內容,也應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
首先針對于合同糾紛案在國內的相關合同糾紛一般是在兩年之內,在兩年之內雙方如果產生合同糾紛的話,可以通過法律措施來解決相關問題,但首先第一步是看能夠進行協商來解決雙方之間的糾紛,如果不能夠進行協商,那么就只能夠通過相關的法律行為來解決問題。
如何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家價格欺詐欺騙消費者怎么處罰
2020-11-27房租到期租客不搬走怎么辦
2021-01-16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拆遷補償協議可以從房產局調取嗎
2020-11-12被拆遷人有權查閱評估報告嗎
2021-03-19量房子就是要房屋拆遷嗎
2021-01-23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進行計算
2021-03-25什么是拆遷安置房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