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經常在每份合同里面都會看到“不可抗力”這四個字,幾乎每份合同都會用到這個免責條款,但是究竟不可抗力是什么意思呢,在法律上不可抗力又是如何定義的有哪幾種情況呢,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
一、不可抗力是什么意思
我國《民法通則》第180條及《合同法》第117條第二款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某一情況是否屬不可抗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加以認定:
1、不可預見性。法律要求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有關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對這個事件是否會發生是不可能預見到的。在正常情況下,對于一般合同當事人來說,判斷其能否預見到某一事件的發生有兩個不同的標準:一是客觀標準,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夠預見到的,合同當事人就應預見到;如果對該種事件的預見需要有一定專門知識,那么只要具有這種專業知識的一般正常水平的人所能預見到的,則該合同的當事人就應該預見到。另一個標準是主觀標準,就是在某種具體情況下,根據行為人的主觀條件如年齡、智力發育狀況、知識水平,教育和技術能力等來判斷合同的當事人是否應該預見到。這兩種標準,可以單獨運用,但在多種情況下應結合使用。
2、不可避免性。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盡管采取了及時合理的措施,但客觀上并不能阻止這一意外情況的發生,這就是不可避免性。如果一個事件的發生完全可以通過當事人及時合理的作為而避免,則該事件就不能認為是不可抗力。
3、不可克服性。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當事人對于意外發生的某一個事件所造成的損失不能克服。如果某一事件造成的后果可以通過當事人的努力而得到克服,那么這個事件就不是不可抗力事件。
4、履行期間性。對某一個具體合同而言,構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須是在合同簽訂之后、終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間內發生的。如果一項事件發生在合同訂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遲延而又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時,則不能構成這個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
構成一項合同的不可抗力事件,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四個要件,缺一不可。
二、不可抗力的幾種情形
為使不可抗力的范圍具體化,我國有關法律作出了專門規定,具體有如下幾種:
1、自然災害。我國法律認為自然災害是典型的不可抗力。盡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已不斷提高了對自然災害的預見能力,但自然災害仍頻繁發生并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阻礙合同的履行。所以,我國法律將自然災害作為不可抗力是合理的。因自然災害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應使當事人被免除責任。
2、政府行為。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以后,政府當局頒發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如訂立合同以后,由于政府頒布禁運的法律,使某些運輸合同不能履行。
3、社會異常事件。主要是指一些偶發事件阻礙合同的履行。如罷工、騷亂等。這些行為既不是自然事件,也不是政府行為,而是社會中人為的行為,但對于合同當事人來說,在訂約時是不可預見的,因此也可以成為不可抗力的事件。
按照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且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不可抗力是什么意思”,通過上文的表述我們了解到凡是在合同履行期間發生當初訂立合同時不會預見、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自然災害、政府行為或社會異常事件情形的,均屬于不可抗力,也就是說是一般人力所無法預知無法阻止的異常情況,所以稱為“不可抗力”。
?合同中不可抗力的司法解釋 ?
?不可抗力條款怎么寫,有哪些條件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交通事故訴訟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17政府采購監督部門可以設置集中采購機構嗎
2021-01-24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交通局可以釣魚執法嗎
2020-11-07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依法經營分出保險業務嗎
2021-02-16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