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主觀目的不同。
這兩種行為故意內容不同。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采取欺騙方法,旨在使相對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法律行為,然后通過雙方履行該法律行為謀取一定的非法利益,其實質是牟利;而合同詐騙犯罪雖然客觀上可能引起他人一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但行為人并沒有承擔約定民事義務的誠意,而只是想使對方履行那個根本不存在的 單方義務 ,直接無償?shù)胤欠ㄕ紝Ψ降呢斘铩R虼耍?a href='http://www.sdjlnm.com/zhapian/5.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合同詐騙罪是以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為故意內容,而民事欺詐則是通過雙方履約來間接獲取非法財產利益。
其次,兩者的客觀方面不同。
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在行為方式上,合同詐騙罪都是作為;而民事欺詐行為則不僅表現(xiàn)為作為,還有相當一部分表現(xiàn)為不作為。
2、從欺詐的程度看,合同詐騙罪中的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需要由刑法來調整;而民事欺詐行為雖然在客觀上也表現(xiàn)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其欺詐行為仍在一定范圍內,而仍然應當由民事法律來調整。
3、從欺詐的手段看,合同詐騙罪的行為人意圖利用合同達到騙取錢財?shù)哪康模偸乔Х桨儆嫷拿俺浜戏ㄉ矸荩缋锰摷俚男彰⑸矸荨⒖瞻缀贤瑫俚慕榻B信和授權委托書等等,以騙取對方的信任以達到其行騙的目的;而民事欺詐行為人一般無須冒充合法身份。
4、受侵犯權利的屬性不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是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物所有權,作為犯罪對象的公私財物,并未充當經濟合同設定的權利、義務的體現(xiàn)者,始終是物權的體現(xiàn)者;而民事欺詐行為侵犯的則是債權,即作為侵犯對象的公私財物,是已經進入合同設定的生產、流通領域的權利義務的體現(xiàn)者。
5、承擔的法律后果不同。合同詐騙罪既要負刑事責任,同時還要承擔民事責任,返還受害者的財產并賠償損失;而民事欺詐所承擔的后果是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追繳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補償安置協(xié)議可以行政訴訟嗎
2020-12-17學籍檔案去向
2020-12-10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不出贍養(yǎng)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
2021-03-08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商業(yè)銀行調整業(yè)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房地產開發(fā)五證指什么
2021-01-29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