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合同成立并且生效了以后,因為一方或者雙方的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使得合同關系消滅的一種行為。那么關于合同法規定的解除有哪些情形?下面,就由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大家帶來關于合同法規定的解除情形的相關內容。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毀損可以視情況確定為不能完全履行;因天災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
(2)預期違約
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3)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如果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債權的履行利益仍然能夠實現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徑直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而應催告債務人履行合同義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4)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前述四項列舉了法定解除的情形,不能窮盡所有法定解除的情況,因而法律設立了未盡條款?!胺梢幎ǖ钠渌樾巍?,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
根據上文可知,合同法所規定的解除的情形主要有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預期違約、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如果您還需要了解關于合同解除的程序等的相關內容,您可以在律霸網站上進行咨詢。
合同解除有何程序
合同解除終止有什么區別
房屋租賃合同解除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行政賠償是國家來賠償嗎
2020-12-20商標淡化理論及反淡化措施
2021-02-02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