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土地買賣合同解除契稅誰來承擔?
契稅可由有過錯方承擔。
契稅是不動產(土地、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稅收。
契稅除與其他稅收有相同的性質和作用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1)征收契稅的宗旨是為了保障不動產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通過征稅,契稅征收機關便以政府名義發給契證,作為合法的產權憑證,政府即承擔保證產權的責任。因此,契稅又帶有規費性質,這是契稅不同于其他稅收的主要特點。
(2)納稅人是產權承受人。當發生房屋買賣、典當、贈與或交換行為時,按轉移變動的價值,對產權承受人課征一次性契稅。
(3)契稅采用比例稅率,即在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行為時,對納稅人依一定比例的稅率課征。
二、契稅的征稅對象
契稅的征稅對象是境內轉移的土地、房屋權屬。具體包括以下五項內容:
⑴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由承受方交。
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國家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⑵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除了考慮土地增值稅,另由承受方交契稅。
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贈與、交換或者其他方式將土地使用權轉移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行為。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
⑶房屋買賣:
即以貨幣為媒介,出賣者向購買者過渡房產所有權的交易行為。
以下幾種特殊情況,視同買賣房屋:
⑴以房產抵債或實物交換房屋,應由產權承受人,按房屋現值繳納契稅。
⑵以房產作投資或股權轉讓,以自有房產作股投入本人獨資經營的企業,免納契稅。
⑶買房拆料或翻建新房,應照章納稅。
房屋贈與贈與方不納土地增值稅,但承受方應納契稅。
房屋交換在契稅的計算中,注意過戶與否是一個關鍵點。
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支付的土地出讓金
對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所應支付的土地出讓金,要計征契稅。不得因減免土地出讓金而減免契稅。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的解除就代表著雙方的關系將隨之消失,如果是利用訴訟程序來解除的,那么所應該要承擔的稅錢也必須要繳納,但這具體的就要看法院如何的判決,誰有錢誰承擔的責任就要多一些,所以,案件在處理的時候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購房契稅什么時候交
購房契稅怎么交 房屋契稅由誰交
最新的購房契稅新政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糾紛判決書如何書寫
2021-02-17撤銷無效婚姻要多久執行
2021-02-02訴訟離婚糾紛要多久判離
2020-12-20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上海交通隊違章處理排隊多久
2020-11-09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