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鶴壁律師 渭南律師 保定律師 林芝律師 鹽城律師 湖北律師 株洲律師 九江律師 銅川律師 瀘州律師
集體合同中一般員工都是處于弱勢地位,也往往產生許多問題。集體合同的備案就可以確保這些合同是生效的、是合法的。為規范集體合同備案工作,北京市就出臺了北京市集體合同備案管理辦法。下面律霸小編就為您詳細介紹。
北京市集體合同備案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集體合同備案工作,根據《北京市集體合同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用人單位向注冊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一)簽訂集體合同;
(二)變更、解除集體合同;
(三)終止、續訂集體合同。
第三條 集體合同備案的,應報送以下材料:
(一)《集體合同備案申請表》;
(二)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關于集體合同的決議;
(三)集體合同一份;四)注冊登記證明復印件。
依法設立的法人分支機構簽訂集體合同備案,同時應報送法人授權委托書。
第四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收到報送的集體合同備案材料,應出具《集體合同備案受理通知書》。
用人單位報送的集體合同備案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出具《集體合同備案補正材料通知書》。
第五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集體合同的下列內容進行合法性審查:
(一)集體合同雙方的主體資格;
(二)集體協商和簽訂集體合同的程序;
(三)集體合同的內容。
第六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備案的集體合同內容有異議的,應自受理集體合同備案之日起15日內出具《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
《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一式兩份,送達報送集體合同單位一份,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留存一份。
第七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集體合同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雙方經集體協商修改后重新簽訂集體合同,經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會議同意后,重新報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八條 變更、續訂集體合同按照本辦法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中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用人單位應填報《解除終止集體合同備案登記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出具《解除終止集體合同備案登記回執》。
第十條 簽訂區域、行業集體合同的,由區域、行業的工會組織按照簽訂區域、行業集體合同的相關規定向其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建立集體合同備案的統計制度。
第十二條 中央管轄的企業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用人單位的集體合同管理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本辦法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北京市集體合同備案管理辦法。此辦法的出臺可以有效的規范集體合同備案工作,防止備案混亂情況的出現。合同備案雖然重要,但是與合同的生效與否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也就是說即使合同沒有備案,當事人簽定的合同也是有效的。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湖北律師!
集體合同生效后員工的權益有哪些
集體合同生效日期是多久
集體合同審查的程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共黨員,北京盈科(泰州)律師事務所商事訴訟與仲裁法律事務部副主任律師,AFP國際金融理財師,國家高級秘書職稱,海口市作家協會會員,國際律師協會會員,10年多的銀行從業豐富經驗,具有法律、會計、保險、反洗錢等資格證書,銀行、金融、財稅業務經驗豐富。海南大學法學學士。為社會自然人和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依法行政、合規經營、商事活動及項目運作提供法律服務。尤其擅長刑事辯護、擔任法律顧問、事故保險理賠、工程合同、債權債務糾紛、商務談判和商事仲裁、婚姻繼承、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房地產、知識產權、醫療損害賠償等糾紛處理。專注財稅、合同、風控、經濟業務。擅長訴訟方案策劃和訴訟技巧的運用,致力于縝密進取的態度服務每一位當事人。17888178896(微信同號)
什么是三級醫療事故
2021-01-16法定收養與事實收養有什么不同?
2021-03-18科創板上市條件
2020-12-14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企業停產是否屬于勞動關系終止
2021-01-08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