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簽署合同后本該按照合同條款辦事,實際操作中,經常會有合同一方違約,不能履行合同的情況發生。這時當事人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要求對方繼續履行,這里就涉及一個訴訟時效的問題,那么要求對方繼續履行的合同訴訟時效一般的多久?下面我們通過本文看看律霸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 、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對方行為違約,你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讓對方承擔違約責任。訴訟時效為二年,如果合同期滿后再去起訴,繼續履行不太現實,只可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或損害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換言之,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有二個前提條件,就是“權利人的權利要受到侵害”且權利人“知道或者應該知道權利被侵害”。如果權利人的權利尚未遭受侵害,或者權利雖已遭受侵害,但權利人并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那么,就不存在需要計算訴訟時效期間的問題。
二、合同繼續履行的條件
合同的繼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強制履行,是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基于非違約方的履行請求,法院強制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債務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繼續履行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合同恢復到在正常履行條件下,非違約方能夠達到的利益狀態,是一種重要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判決合同繼續履行應具備如下條件:
(一)存在違約行為;
(二)必須有守約方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債務的行為,即必須是基于債權人的履行請求權的行使;
(三)必須是違約方能夠繼續履行合同。應當說除了不能繼續履行的合同,其他的合同都能夠繼續履行。
三、繼續履行和損害賠償的適用
繼續履行和損害賠償是兩種重要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關于二者在違約責任承擔中的具體適用,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有所不同。大陸法系以合同的繼續履行為主,以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為輔,而英美法系以損害賠償為基本的救濟方式,繼續履行為衡平法上的救濟方式,只有在損害賠償不充分不公平時才適用。產生這種區別的重要根源在于二大法系不同的契約理念。大陸法系基于道德的觀念,認為:諾言、協議必須遵守,否則,國家和法律將強迫你履行。英美法系則認為:問題不在于諾言應被強制遵守,而在于對諾言加以認真考慮的承諾人在契約違反后不受損害,因此,損害賠償幾乎在所有的案件中都是一種合理的補救方法。
由此可見,針對合同一方無故違約的情況,我們可以向法院申請繼續履行合同。一般來說,繼續履行的合同訴訟時效為兩年,我們應該在這個時間段內提出訴訟。如果等合同期滿再提出訴訟,繼續履行合同就比較難實現了,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茂名律師 。
合同履行地點不明確怎么辦
合同履行完后簽訂合同有效嗎
合同履行后發現有瑕疵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能否構成非法采礦罪
2020-11-27一級醫療事故賠償哪些項目
2021-02-09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021-02-04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1-02-01已簽字的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