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解除勞動合同 不安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 定金能退嗎 效力待定合同 轉租合同 合同法
在實踐中,由于交易事項的不確定、當事人的疏忽等原因,常常會出現合同約定不明的情況,這嚴重影響了合同的履行,并且很容易引發糾紛。那對合同約定不明確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接下來,律霸小編為你做分析解答。
一、合同約定不明確該怎么辦
1、合同生效以后,在合同履行前或履行過程中,如果當事人發現所簽的合同條款不清、或合同的內容存在漏洞時,應及時與對方當事人取得聯系。
本著平等協商的原則,對合同所欠缺的內容予以協商、彌補。對雙方約定不清的內容進一步地澄清、完善,力求通過協商的方式統一雙方的意見,最終達成解決問題的協議。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積極有效的解決該類問題的補救方式。
2、如果雙方不能就合同約定不明的問題達成補充協議,當事人應及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對合同約定不明的內容予以解釋、認定。并應積極尋找一些解釋合同的證據,如雙方以往的交易習慣、本行業、本領域的通用做法和規則等,為合同的解釋、補充工作做好必要的準備。
3、在不能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對合同的內容予以確定的情況下,當事人應注意及時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明確具體的法律內容,并注意依據法律確定的合同履行依據、責任承擔方式等,及時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避免違約的發生或違約范圍的進一步擴大。
二、約定不明的合同怎么處理
約定不明合同的履行原則如下:
1、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
所謂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是指當事人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合同內容通過協商的辦法訂立補充協議,使合同具體化和明確化,并與原合同共同構成一份完整的合同,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源于我國《合同法》第61條所規定的“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
2、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原則
約定不明合同在履行中形成紛爭時,首先應當適用當事人協議補充原則。其次,當不能達成補充協議時,應按我國《合同法》第61條后段“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的原則進行。
3、法定補充原則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在適用當事人協商補充原則、按照合同有關條款確定原則、按照交易習慣確定原則仍不能確定時,就應當適用法定補充原則。
在交易中,相信當事人都知道,為了確保合同萬無一失的履行,應該先簽訂合同并在合同中就相關事項約定清楚,但知道是一回事,有時想將合同約定清楚卻是十分困難的。若合同約定不明確的話,勢必會對自身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春節工期順延合同約定可以嗎
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怎么約定?
合同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模板
2020-12-10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2020年農村拆遷征收補償新政有哪些
2020-12-16